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中医名方方证网

升阳益胃汤加减治疗泄泻案

[复制链接] TA的其它主题
发表于 2021-6-30 21:48: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撰写人:孙宇杰 审阅人:李浩然

雷某,男,57岁,2021年5月13日初诊。患者诉8年前无明显诱因间断出现大便稀溏,偶有腹痛,每日1-3次,曾于当地医院行电子胃肠镜检查示“慢性胃炎;结肠息肉”,经治疗(具体不详)无明显缓解。3天前上述症状再发加重,自行口服“双歧杆菌片”无明显改善,现大便呈黄色稀便,便前腹痛,无便血、黑便。舌淡红,苔黄厚,脉濡。
诊断:中医诊断:泄泻   湿热下注
      西医诊断:腹泻原因待查:慢性肠炎急性发作?
处方:
      黄芪12g    党参8g    麸炒白术12g  黄连3g
      姜半夏10g  炙甘草6g  陈皮10g      泽泻10g
      防风6g     茯苓15g   羌活5g       独活5g
      北柴胡10g  白芍10g   苍术10g      葛根30g
  7剂,颗粒剂温水冲服,日1剂,分3次服用。

二诊,患者诉大便次数已明显减少,逐渐成形,前症状仍时有反复,舌淡红,苔白厚,脉濡。予上方加减,处方:
      黄芪12g    党参8g    麸炒白术12g  黄连3g
      姜半夏10g  炙甘草6g  陈皮10g      泽泻10g
      防风6g     茯苓15g   羌活5g       独活5g
      北柴胡10g  白芍10g   苍术10g      葛根30g
      黄芩8g
  7剂,颗粒剂温水冲服,日1剂,分3次服用。

按:升阳益胃汤出自李东垣《脾胃论》,原治“脾胃气虚,怠惰嗜卧,四肢不收……体重节痛,口苦舌干,食无味,大便不调,小便频数,不嗜食,食不消,兼见肺病,洒淅恶寒,惨惨不乐,面色恶而不和”等症。实为湿热余邪困阻脾胃、脾胃虚弱失其升降而创立的一首著名方剂。由黄芪、半夏、人参、炙甘草、白芍、防风、羌活、独活、陈皮、茯苓、泽泻、柴胡、白术、黄连十四味药物组成。具有益气升阳、燥湿健脾等功效。
综观全方,补中有散,发中有收,纵横开阖,升降气机。功能健脾益气,化湿升阳。凡劳伤脾胃,痰湿内蕴,谷气不盛,阳气下陷诸症,遵《内经》“劳者温之”“陷者升之”之旨,授此方以治,验之皆效。
临证心得:该方冠以“升阳”二字,现在临床上阳气不升者多矣,阳气不升,造成情况是有多重原因的。因为现代人的饮食结构,一般的都能吃饱穿暖,而且营养都不缺,如果吃多了就容易造成积滞,就会伤到脾胃。然而现代一些人,又多喝饮料、冷饮,吃水果之类的生冷之品,容易伤到脾胃的阳气,使体内阳气冰伏到体内,这就造成阳气不升的一个缘故。而且现代人熬夜比较多,熬夜也是最伤阳气的一种方式。
另一方面就是一个情志的缘故,现代人因为人心比较浮躁,所以情绪一般都多易激动。还有现在就是夏天了,一般的人也都睡得都比较晚,晚上睡不着,怎么办啊?出去拉了几个朋友,出去吃点烧烤,撸个串,然后再熨点小酒,然后这个时候就容易更伤胃气了,容易造成这个阳气不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首页|论坛|会员|中医名方方证网 ( 鄂ICP 19025034号 )

GMT+8, 2025-5-22 23:26 , Processed in 0.40774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