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赵某 性别:男 年龄:66岁 科室:肿瘤科 主诉:肝癌综合治疗4年5月,双下肢水肿伴腹胀1周。 现病史:愚者于2017年5月因 “感冒”就诊于当地医院.行腹部彩超提示肝脏占位,进一步就诊于宜昌市中心入民医院,行ERCP等检查后考虑肝恶性肿瘤,遂于该院行手术切除治疗,术后病检及分期具体不详,后定期复查病情稳定。2019年6月复查提示肿瘤复发,遂间断行2周期肝脏肿瘤栓塞术,后复查提示病灶进展,遂开始口服阿帕替尼靶向治疗,复查提示病灶缩小,2020年因严重腹泻及呕吐反应停药。遂更换靶向药物为仑伐替尼,复查病灶明显缩小,2021年6月复查提示病情进展,遂开始联合卡瑞利珠单抗免疫冶疗,2021年8月复查病情尚可,2021 年10日复查病情明显进展,1周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伴双下肢水肿,活动后气喘,乏力,现为求中西医结合治疗来我院,入院症见:患者时有腹账不适,乏力,纳食差,小便正常,大便稀糊,夜寐欠安,双下肢膝关节以下中度凹陷性水肿。舌红,舌中、舌根苔厚,右手脉弦,左手寸脉弱,关脉、尺脉弦。 既往史:既往否认“高血压、糖尿病、脑梗、冠心病”等慢性内科重大疾病;有输血病史;否认其他手术、外伤史;否认既往有结核、肝炎等传染病病史。 辅助检查:2021年10月15日 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行腹部CT示:肝右叶占位大后,肝内占位介入术后,肝右上叶近第2肝门处病灶及肝左外叶病灶较前增大,建议复查;肝中静脉至右心房充盈缺损,考虑瘤栓,请结合临床及复查;肝脏小囊肿,肝内钙化灶;胆囊未见显示,请结合临床。腹腔积液。 诊断:中医诊断:肝癌—肝胆湿热证 西医诊断:1.原发性肝癌综合治疗后 2.肝多部位继发恶性肿瘤(肺、肝、心脏) 3.右心房瘤栓 治法:清热利湿,消肿散结 处方:冬瓜皮30g 茯苓皮30g 北柴胡24g 法半夏15g 酒黄芩9g 炒鸡内金30g 醋鳖甲30g 防己30g 凌霄花10g 土鳖虫10g 烫水蛭10g 中药3付,每天一剂,水煎服,口服 心得体会:肝癌是指原发于肝细胞或(及)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又称原发性肝癌,是临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归属于中医“臌胀”、“黄疸”、“肝积”、“症瘕”等范畴。现中医病名统称为“肝癌病”。原发性肝癌可能的并发症:(1)肝性脑病:是肝癌终末期并发症,占死亡原因的1/3(2)消化道出血:约占肝癌死亡原因的15%。合并肝硬化或门静脉、肝静脉癌栓者可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胃肠道黏膜糜烂、凝血功能障碍也是消化道出血的原因。(3)肝癌结节破裂出血:发生率约9%~14%。肝癌组织坏死液化可自发破裂,也可在外力作用下破裂。若出血限于包膜下可有急骤疼痛,肝脏迅速增大;若破人腹腔可引起急性腹痛和腹膜刺激征,严重者可致出血性休克或死亡。(4)继发感染:因癌肿长期消耗,尤其在放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情况下,抵抗力减弱,再加上长期卧床等因素,易并发各种感染,如肺炎、肠道感染、真菌感染等。 本方加入凌霄花用于治疗原发性肝癌,从凌霄花的性味归经分析,其性辛、微寒;归肝、心包经;有破瘀通经,凉血祛风的作用。其破除瘀血,消散肿块功效对肝癌患者效果尤佳,用于缩小肝脏肿块常与鳖甲、龟板、水红花子等同用。若是肝癌患者出现肺转移,则可加用瓜蒌、浙贝母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凌霄花具有:诱导癌细胞凋亡、调节人体免疫功能等抗癌药理作用。 撰写人:邹玥 指导老师:张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