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中医名方方证网

当归拈痛汤合桃核承气汤治疗过敏性紫癜

[复制链接] TA的其它主题
发表于 2022-2-22 22: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罗X妍,女,15岁。于2021年10月起双下肢、脚踝部出现红色斑丘疹,高出皮肤,伴有肌肉酸痛,尿白蛋白阳性,尿潜血阳性。于某西医医院诊断为“过敏性紫癜”,予常规西医抗炎抗过敏治疗,经治疗好转,但仍有反复发作。平素怕冷,月经不规律,1-2月一行,有痛经,量多。舌红苔薄白,脉细数。
2022年1月25日诊:处方:当归10g,羌活8g,防风8g,升麻8g,泽泻10g,茵陈10g,葛根10g,苍术10g,白术10g,苦参10g,桃仁10g,大黄5g,赤芍10g,生地10g,丹皮10g,藕节10g,白茅根15g,蒺藜10g,白鲜皮15g,紫草10g。12剂,每天一剂,颗粒方冲服。
2022年2月8日诊,诉怕冷好转,本次月经无痛经,双下肢斑丘疹颜色渐淡,无新发斑丘疹,舌脉同前。处方:当归10g,羌活8g,防风8g,升麻8g,泽泻10g,茵陈10g,苍术10g,白术10g,苦参10g,黄柏5g,大黄3g,赤芍10g,生地10g,丹皮10g,藕节10g,白茅根15g,蒺藜10g,白鲜皮15g,紫草10g。12剂,每天一剂,颗粒方冲服。
按:过敏性紫癜,现代医学将其列入小血管炎范畴,是一种累及全身多处小血管的过敏性炎症。中医学认为其病因病机为湿热之邪蕴结于血分,迫血妄行,血溢于脉外,渗于肌肤,发为紫癜;湿热循经下侵于肾,损伤脉络而为尿血。治当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故师以当归拈痛汤,当归拈痛汤出自张元素《医学启源》,原文记载“治湿热为病,肢节烦痛,肩背沉重,胸膈不利,遍身疼,下注于胫,肿痛不可忍。” 本方疏风止痛,利湿清热,主治湿热相搏,外受风邪证。方中羌活透关节,防风散风湿。升麻、葛根引药上行,苦以发之;白术甘温和平,苍术辛温,共奏健脾燥湿之效。湿热相合,肢节烦痛,苦参、黄芩、茵陈,苦寒清泄湿热;血不通则痛,当归辛温散之,活血行血;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佐以泽泻甘淡咸平,渗湿利小便。上下分消,内通外泄,使壅滞之湿邪得以宣通。合用桃核承气汤,桃核承气汤出自《伤寒论》,原方治邪在太阳不解,传入下焦,瘀热互结所致之下焦蓄血证。原著谓“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桃核破血祛瘀,滑肠通结;大黄既入阳明之腑,通泻实热,又兼入血分,活血化瘀。本案患者属血热瘀阻皮肤经脉,取桃核、大黄共奏破淤血、清积热之效。藕节性平,味甘涩,有止血散瘀之效,可用于治疗各种出血等。生地、丹皮、赤芍性寒,活血凉血。藕节茅根合用,加强止血之功。蒺藜、白鲜皮、紫草以治其标,利湿止痒透疹。老师以当归拈痛汤合桃核承气汤加减,标本兼治,利湿热,透血分,收效甚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首页|论坛|会员|中医名方方证网 ( 鄂ICP 19025034号 )

GMT+8, 2025-5-23 04:24 , Processed in 0.31236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