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中医名方方证网

1月医案

[复制链接] TA的其它主题
发表于 2022-3-10 21: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患者,男,46岁

主诉:双下肢水肿1个月。
现病史:双下肢重度水肿,面色苍白,神疲乏カ,脘痞纳呆,大便溏,每日1~2次,腰膝酸软。
既往史: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
过敏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体格检查:舌淡,有齿痕、瘀点,苔白,脉细。
西医诊断;膜性肾病。
中医诊断;水肿  脾肾亏虚、湿浊内蕴阻络。
治法:健脾益肾利水、祛瘀通络。
处方:当归15g,芍药12g,牛膝10g,川芎15g, 泽泻10g,白术10g,茯苓15g,青风藤30g,黄芪20g,金樱子肉20g,芡实20g,鸡血藤30g
复诊:患者水肿减轻,仍乏力,纳差改善,尿中泡沫减少,大便基本成形,舌暗有瘀点、瘀痕,苔白脉滑。
处理:前方加砂仁6g(后下),六神曲30g,丹参30g,泽兰10g,黄芪加至30g
心得体会:患者双下肢重度水肿,面色白,乏力纳差,腰膝酸软,结合舌苔脉象,中医诊断为水肿,以脾肾亏虚为本,湿浊内蕴阻络为标。中焦脾虚失于运化,下焦肾虛水液失于气化,则湿浊内蕴,泛溢肌肤,发为水肿。初诊时患者舌有齿痕、瘀点,为久病入络,肾络瘀阻,故以健脾益肾、祛瘀通络利水为法,方用当归芍药散加减。方中黄芪、白术益气健脾,调畅中焦枢机,使水湿得以运化;泽泻、茯苓利水渗湿消肿,泄肾浊;青风藤祛湿通络;水肿日久致瘀,血不行则为水,故用芍药、川芎、牛膝、当归、鸡血藤活血祛瘀通络;金樱子肉、芡实收敛固涩,加强脾之固摄,肾之封藏,使精关自固,减少尿蛋白渗出。二诊时患者水肿减轻,仍有乏力,纳差改善,说明中焦枢机渐畅。原方加砂仁以化湿醒脾,六神曲以健胃消食;患者舌暗红有瘀点,说明瘀浊较重,加丹参活血化瘀,泽兰活血利湿,重用黄芪以补气健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首页|论坛|会员|中医名方方证网 ( 鄂ICP 19025034号 )

GMT+8, 2025-5-22 23:39 , Processed in 0.31741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