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门诊跟师,觉大柴胡汤在治疗中风病效甚,枚举一例。 患者,赵xx,男,69岁。主诉:言语不利3年,加重伴口角歪斜1天。现病史: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言语不利,无意识模糊等症状,于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诊断为“脑梗死”,后经治疗缓解后出院。患者1天前晨起时自觉言语不利加重,并伴口角歪斜,头晕,为求进一步中西医结合治疗,遂来门诊就诊。既往史:有脑梗死病史3年、高血压病史3年(现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每日一次,一次100mg;阿托伐他汀钙片,每晚一次,一次20mg;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每日一次,一次5mg)。刻下症见:言语不利、口角歪斜,头晕,右侧肢体乏力,口干口苦,心烦,饮食尚可,夜寐欠安,便秘,大便3-4日一行,小便淋漓不尽,色黄。舌红,苔白腻,脉弦细。查体:血压142/84mmHg,神清,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伸舌偏左,心肺腹(-),双下肢无水肿,不完全运动性失语,右侧肢体肌力上下Ⅳ/Ⅳ级,左侧肢体肌力上下Ⅴ级,右巴氏征(-)。 诊断:中风——中经络 少阳阳明合病 辨证依据:少阳郁热,发为口干、口苦、头晕。肝气失于疏泄,胃气则失其和,腑气不通,结于阳明,大便不通。腑气不通,浊邪上犯,蒙蔽清窍,则神识昏蒙,言语不利,甚则谵语。 治法:和解少阳,清泻阳明。 方药:大柴胡汤加减 初诊用方如下: 柴胡15g 酒黄芩6g 法半夏15g 大枣9g 麸炒苍术12g 当归12g 川芎12g 盐泽泻12g 茯苓15g 龙骨20g 牡蛎20g 首乌藤15g 炒酸枣仁15g 麸炒枳实20g 赤芍10g 大黄3g 芒硝15g 七剂,水煎服,日一剂,三餐后口服。 二诊:患者1周后复诊,诉右侧肢体乏力较前好转,心烦口干口苦减轻,小便改善,余症同前。 柴胡15g 法半夏15g 大枣9g 麸炒枳实20g 白芍10g 麸炒苍术12g 当归12g 川芎12g 茯苓15g 煅龙骨20g 煅牡蛎20g 首乌藤15g 炒酸枣仁15g 大黄3g 陈皮15g 芒硝 姜厚朴6g 七剂,水煎服,日一剂,三餐后口服 三诊:患者1周后复诊,诸症皆减。 柴胡15g 法半夏15g 大枣9g 麸炒枳实20g 白芍10g 麸炒苍术12g 当归15g 川芎12g 盐泽泻12g 茯苓15g 煅龙骨20g 煅牡蛎20g 首乌藤15g 炒酸枣仁15g 大黄6g 陈皮15g 芒硝15g 姜厚朴10g 十四剂,水煎服,日一剂,三餐后口服。 后于电话随访,患者诉言语改善,口角歪斜恢复,大小便调。 按:中风是指由于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犯于脑所引起的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舌斜,言语不利,偏身麻木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病证。中风之成因,大多责之风、火、痰、瘀,乃内风旋动,挟痰瘀阻滞脑脉,或络破血溢而为病,论其病性,总以阳证、热证、实证为多见;而就其病位来讲,中风病乃脑髓神窍之疾患,通常归于内伤杂病之范畴,而伴随外感表证者少见,因此病位多属半表半里,以六经辨之,则为半表半里之少阳病。若病情波及阳明,出现口臭汗出、大便不通之阳明里实的表现,则为阳明病,或少阳阳明合病。伤寒大家胡希恕言“脑病繁杂何其多,治疗首推大柴胡”。 方以柴胡为君,味苦性寒,归肝胆经,长于宣透舒肝,升阳之效,为少阳病引经药;黄芩,苦寒,解表清热,泻少阳腑里郁火,联以大黄枳实清泻郁火热结,消痞通下;芍药和血脉、柔肝止痛、收胃气、固腠理,与柴胡配伍,敛阴和阳,肝气顺畅,升散柴胡之功则无损阴血;半夏化痰消痞、和胃降逆;枳实理气解郁,泄热破结,与柴胡为伍,一升一降,既有斡旋气机之功,又奏降浊升清之效;大枣味甘,性温,归经入脾、胃经,火土合德,与柴、芩相配,可减其苦寒之性,调和诸药;大黄破阳明之邪,配以枳实攻结里热,配白芍祛瘀清,配芒硝、厚朴,取“大承气汤”峻下热结,破阳明腑实;茯苓,味甘平,主“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与泽泻相配利水渗湿健脾以治其本;当归专能补血,其气轻而幸,故又能行血;龙骨、牡蛎相配,养阴摄阳,使痰火不逆,虚火不冲,虚阳不上扰,阴阳调和;诸药并用,相辅相成,清热结,和少阳,双解少阳与阳明之功 效。 临证心得:中风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大柴胡汤和解少阳,清泻热结,荡涤肠胃,攻下燥屎。一能和解少阳,改善口干,口苦,头晕,头痛少阳郁热症状;二能调畅气机,通腑降气,能预防浊邪上扰于神明,从而预防中风疾病的继续进展;三因大柴胡汤含“四逆散”之方义,能调畅中风后患者精神不宁,心情低落的情绪,预防中风后抑郁的发生。四能泻热通腑,使清气升,浊阴降,减少中风后肺炎的发生。和解少阳,清泻热结,求因澄源,使邪去不复。大柴胡汤治疗病属少阳阳明经合病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患者取得显著临床疗效,在改善中风患者的临床证候如偏瘫眩晕、头痛、发热、大便不通,肺部感染等均佳效。 撰写人:黄祥荣 指导老师:金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