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后期病 患者,向荣,女,42岁 2020年11月17日就诊 主诉:月经后期半年余 现病史:患者诉2020年5月份因受凉后面瘫,此后出现月经周期延后,周期1-2个月不等,经期7天左右,量中等,偶有痛经,有时腰酸乏力,手脚凉,LMP 9月15日,轻微腹痛,无口干口苦,无心慌胸闷,无经行腹泻。在家未做特殊处理,无特殊治疗经过。饮食可,精神可,睡眠欠佳,二便调。 舌暗红,苔薄白而滑 脉沉弦细 辅助检查:阴超提示:子宫内膜0.3cm HCG :2.7 雌激素六项示:LH 17.63 FSH 27.49 中医诊断:月经后期 肝肾亏虚证 中医治则:疏肝养血,补肾调经 处方:归芍地黄汤加减 当归15g 白芍15g 桂枝12g 熟地20g 山药15g 酸枣仁12g 女贞子15g 山萸肉12g 菟丝子15g 柴胡10g 香附12g 陈皮12g 首乌藤15g 丹皮12g 石菖蒲15g 甘草6g 5剂,水煎服,日一剂,分三次温服。 7天后复诊,继续予上方加桃仁、红花各10g,益母草30g,7剂水煎服。 12月5日三诊,诉月经来潮,量中等,无其它特殊不适。 2021年1月5日随访,患者诉此后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期5天左右,无其他不适。 本方由六味地黄丸加当归、白芍而成。方以六味地黄丸滋补肝肾为主,加当归养血活血柔肝,白芍补肝敛阴,平抑肝阳。《傅青主女科》论述,月经后期而经血少者,是血寒而不足,月经后期而经血多着,是血寒而有余。病机上都有寒邪的因素在其中,故治疗上应“补而温散之”。 故方中加桂枝温通经脉;女子以肝为先天,肝失疏泄则月事不调,加柴胡、香附舒肝解郁,菟丝子、女贞子补肝肾之阴,是补中有散,而散不耗气;补中有泄,而泄不伤阴。故能收效。 科室:妇科门诊 指导老师:范朝晖 撰写学员:程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