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中医名方方证网

三月医案

[复制链接] TA的其它主题
发表于 2021-3-8 23:00: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万某,女,37 岁,已婚。 20201215日初诊。主诉:经前发热1年余。 患者近一年来于月经前 7~15 天自觉发热,体温为 37℃~37.3℃,月经来潮后,发热症状消失。 患者平素月经周期为 28~30 天, 行经 5~7 天,量中等,经色紫 黯夹有血块,经行腹痛。 末次月经:20201120日,行经7天,量中等。刻诊:体温 37.3℃,自觉发热,手足心热,纳可,寐安,二便调,舌黯苔白,脉沉弦细。辨为瘀热交阻,营卫不和所致经行发热。治拟化瘀清热调和营卫。 方用桂枝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处方:桂枝10g,白芍 15g,白薇 10g,柴胡 6g,桃仁 10g,红花 10g,当归 10g,川芎 10g,生地黄 10g,炒枳 壳 10g,牛膝 10g,香附 10g丹参 15g,鸡血藤 15g,刘寄奴 15g,甘草 6g。 7 剂。 水煎服。 2021 18 日二诊:服药之后,诸症平和。 于12 21 日月经来潮,行经7天,量中等,经行其热自退。 舌淡红、苔白,脉弦缓。 因经期已过,遂加强滋阴清热之力。 前方去桃仁、红花,加地骨皮10g、玄参 15g、郁金10g。 14剂。 水煎服。 2015年11月22日三诊:服药之后,诸症平和,现无发热。末次月经:2015年10月30日。 舌淡红、苔白,脉沉细。 经期将至,加入凉血活血之品。 前方去炒枳壳、香附、郁金、刘寄奴、鸡血藤,加青蒿 10g (后下)、桃仁 10g、红花 10g、赤芍 15g、石斛 10g、山 楂 15g。 14 剂。 水煎服。 2021 2 12日四诊:服药之后,诸症平和。 122 日月经来潮,此次经前发热未作。 舌淡红、苔白,脉弦缓。 前方去桃仁、红花,加柴胡 10g、郁金 10g、玫瑰花 6g。 7 剂。 水煎服。 按:每值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以发热为主证 者,称“经行发热”,亦称“经病发热”。该病以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发热为主证,发热伴随月经周期出现,或于经前或经行时 1~2 天内发生,或在行经后 期或经净时出现。 但体温一般不超过 38℃,甚至经 净后其热自退。 一般认为该病属于西医的“经前期 综合征”。病因尚无定论,可能与精神社会因素、卵巢激素失调和神经递质异常有关。 中医学认为本病属“内伤发热”范畴,主要责之于气血营卫失调。 《妇人大全良方》指出:“妇人以血为基本。 ”经前期 血海充盈,若气血郁结,则郁而生热,瘀热交阻,营卫失和,因而发热。 故而用桂枝汤调和营卫,血府逐瘀汤化瘀清热。 桂枝汤为《伤寒论》开篇第一方,可谓是群方之祖。桂枝辛温解表、疏风散寒,芍药酸苦微寒、敛阴和营,二药一辛一散、一酸一敛,生姜辛散以助桂枝调卫,大枣味甘以助芍药和营,甘草味甘,与桂枝、生姜等辛甘化阳,与芍药、大枣等酸甘 化阴。 全方达到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之功效。
                                                     带教老师:秦宗梅
                                                     带教学生:肖施卫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首页|论坛|会员|中医名方方证网 ( 鄂ICP 19025034号 )

GMT+8, 2025-5-22 23:18 , Processed in 0.33408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