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中医名方方证网

胃脘痛病

[复制链接] TA的其它主题
发表于 2021-5-13 16: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现病史:1年前无明显诱因间断出现上腹部疼痛,饥饿时明显,伴纳差嘈杂呃逆,无明显反酸烧心,无恶心呕吐及呕血黑便,无厌油黄疸及肝区疼痛,无发热畏寒,病后给予西药抑酸护胃治疗,上症无明显缓解,今来就诊。
入院症见:上腹部疼痛,下饥饿时明显,嘈杂呃逆,反酸烧心不明显,头昏乏力。食纳少,夜眠差,大便成形,日1次,小便色黄,无尿频尿急尿痛。病后患者精神、体力欠佳,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外伤、手术、中毒、输血史。
过敏史:否认药食物过敏史。
体格检查:T:36.6℃   P:80次/分   R:20次/分   BP:130/70mmHg
神清精神软,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步入病房,对答切题,检查合作。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各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型正,口唇无紫绀,咽无充血,双侧扁桃体不肿大。颈软,颈静脉无充盈,甲状腺不大,气管居中。胸廓无畸形,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罗音。HR80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平软,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Murphy’s征(-),肠鸣音不亢,移动性浊音(-),双肾区无叩痛,双下肢不肿,NS(-)。
舌红苔白略厚脉弦细。
辅助检查:无特殊。
中医诊断:胃脘痛病
证候诊断:肝胃不和
西医诊断:慢性胃炎
    法:疏肝和胃,健脾理气
    方:
麸炒枳壳 10g      生白术 10g        醋延胡索 10g      川楝子 6g         
炒谷芽 15g        醋鸡内金 10g      山药 15g          黄芪 10g         
木香 6g           当归 10g          白芍 10g          北柴胡 10g        
香橼 6g           佛手 10g          太子参 10g        葛根 10g         
        中药7付,每天一剂,冲服,口服(中药)。
复诊:
心得体会:情志不遂,肝失疏泄,横逆犯胃,胃失和降,故见脘腹疼痛,饥饿时明显。肝胃气逆,胃失和降,故见纳差腹胀,嘈杂呃逆。肝郁脾虚,清阳不升,故见头昏乏力。舌红苔白略厚脉弦细均为肝胃不和之象。《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谓:“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痛,食饮不下。”四诊合参,本病病位在肝胃,性属实证,属祖国医学“胃脘痛病”之“肝胃不和”证范畴。方以柴胡疏肝散为底组建;《景岳全书》:柴胡、芍药以和肝解郁为主为君;香附、枳壳、陈皮以理气滞为臣;川芎以活其血为佐;甘草以和中缓痛为使;全方共奏疏肝和胃,理气消痞之功。酌加黄芪、太子参健脾益胃,补虚消痞。
                                                                                     李锦晖
                                                                               指导老师:胡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首页|论坛|会员|中医名方方证网 ( 鄂ICP 19025034号 )

GMT+8, 2025-5-22 23:14 , Processed in 0.30050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