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中医名方方证网

2021年5月医案

[复制链接] TA的其它主题
发表于 2021-11-22 17:07: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姓名:万某          性别:           年龄:70岁      科室:肿瘤科
主诉:体检发现右上肺占位半年,右胸背部隐痛1月余
现病史:患者自诉右肺癌术后1年,复发转移3月。患者1年前因“体检发现右上肺占位半年,右胸背部隐痛1月余”就诊于当地医院,于2020年4月行“VATS右肺结节楔形切除术”,过程顺利。术后病理示“胸膜结节转移性低分化腺癌,右上肺低分化腺癌(2处);另一结节为纤维化结节”。术后行培美曲赛联合顺铂及恩度化疗4程。3月前患者查CEA渐增高,查PET-CT提示“右后胸膜转移瘤,隆突下淋巴结转移,右下腹腔,左髂外血管旁及右腹股沟淋巴结转移”,口服埃克替尼治疗至今,CEA仍升高。舌淡胖,边见齿痕,苔薄白,脉濡而弱。LN(-),右侧腋窝可见一长约6cm手术疤痕,愈合可。双肺呼吸音清,双肺啰音未闻及。心率80次/分,心律齐,心音中等,未闻及病理性杂音,未闻及心包摩擦音。外形平坦,蠕动波未见,全腹软,压痛无,反跳痛无,包块未扪及,肝脏肋下未触及,胆囊肋下未触及,脾脏肋下未触及,肾区叩痛双侧阴性,肠鸣音4次/分,移动性浊音(-)。
既往史:无。
辅助检查:2020年4月29日术后病理:胸膜结节转移性低分化腺癌,右上肺低分化腺癌(2处);另一结节为纤维化结节。2020年5月8日基因检测:EGFR突变阴性。2021年2月15日PET-CT示:右肺癌术后改变,残部右肺支扩、部分肺不张,右上胸腔少量包裹性液气胸,右后胸膜转移瘤,隆突下淋巴结转移,右下腹腔转移瘤,左髂外血管旁及右腹股沟淋巴结转移,左肺肺气肿改变。2021年5月7日胸部CT:1.结合病史:右肺癌术后改变,隆突下淋巴结转移首先考虑,必要时增强进一步检查。2.右肺下叶小结节,右侧胸增厚、粘连,伴右肺尖胸膜腔包裹性积液。3.右肺上叶残部支扩、部分肺不张,两肺气肿伴多发肺大泡。
诊断:
中医诊断:肺积    肺脾气虚
西医诊断:右上肺低分化腺癌术后(T2N1M1,Ⅳ期) 右后胸膜,隆突下淋巴,右下腹腔,左髂外血管旁及右腹股沟淋巴结转移。
辨证分析与立法:四诊合参辨病为肺癌,证属肺脾气虚。摄生失宜,饮食失节,脾肺受损,邪毒入侵,肺失宣肃,脾失运化,气血瘀滞,痰凝毒聚,日久成积。肺主气,司呼吸,肺气虚则少气懒言;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则运化无力,生化不足,水湿失调,则证见神疲乏力;舌淡胖,边见齿痕,苔薄白,脉濡而弱为肺脾气虚之候。病位在肺,病性属本虚标实。本证可与肺胀相鉴别,肺胀有久患咳、喘、哮等病证不愈的病史,在咳嗽的同时伴有胸中烦闷,膨胀满,上气喘咳,甚至唇舌紫绀、颜面四肢浮肿等症,且病程缠绵,久治不愈。中医辨证施治,治则扶正祛邪,治法以健脾益气为主,方拟四君子汤加减。
处方:党参15g  黄芪30g  茯苓15g  炒白术15g  米仁30g 八月札30g
     女贞子15g  白英15g    蛇舌草30g  谷芽15g    麦芽15g   
鸡内金15g
7剂,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饭后温服。
医嘱  慎起居;畅情志;避风寒,防感冒;饮食宜软忌辛辣。
体会 肺癌发病与吸烟、遗传等因素相关,患者以男性为主[1]。临床症状个体差异较大,早期症状多不明显,早期由于瘤体小,易与其他疾病相混淆,不少患者体检时才发现。手术是重要治疗手段,研究发现尽早的手术治疗能提高患者生存率。对于部分患者单纯手术效果不理想,因此多联合化疗干预。但这对机体损伤大,脾为后天之本,我们采用四君子汤加减效果显著,该患者后长期以该方加减顺利完成化疗周期。化疗不良反应是影响肿瘤患者进一步治疗的重要因素,中医药治疗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党参、黄芪等补益药物可有效预防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及消化道不适,有效避免了化疗导致的三系降低及免疫功能降低,减少了感染的发生,并调节了脾胃功能而使其更好地接受治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首页|论坛|会员|中医名方方证网 ( 鄂ICP 19025034号 )

GMT+8, 2025-5-22 20:35 , Processed in 0.29163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