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中医名方方证网

12月医案

[复制链接] TA的其它主题
发表于 2022-1-10 20:34: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患者姓名:向某     性别:女            年龄:49岁
初次就诊时间:2021年12月18日         发病节气:大雪
主诉:前额胀痛半月余
现病史:患者诉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前额胀痛,觉紧束感,未行特殊处理。现症见:头痛,前额为主,呈紧束感,怕热,汗出,午后脸色潮红;口苦,口不渴,觉四肢发凉;小便黄,大便可。舌红太白,偏微黄,脉有力。
既往史:既往无特殊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病史。否认新冠肺炎确诊或疑似病例接触史,否认中高风险地区返宜人员接触史。
诊断:中医:头痛  三阳合病
      西医:头痛  
方药:柴胡25克 黄芩15克 白芍15克 枳实15克
炙甘草15克 麻黄15克 杏仁15克 生石膏50克
知母10克 山药30克 茯苓30克 桂枝15克
苍术15克  
水煎服 一日一剂 一日三次 共五剂。
辨证要点:方选四逆散+麻杏石甘汤+白虎汤+苓桂术甘汤
(1)“口苦,脉有力”,是少阳病。“四肢发凉”,是四逆散证。
《伤寒论》第318条:“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2)“尿黄,里中有泡沫”,这是里有热,又兼有表证,属外寒里热,麻杏石甘汤证。
《伤寒论》第63条:“发汗后,喘家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162条:“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3)“额头胀,额头不适”,是阳明部位出现了问题;“怕热不怕冷,下午脸热”,是遇热症状加重,也说明体内有热,故选白虎汤。
《伤寒论》第219条:“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于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
350条:“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
(4)“舌胖苔白”,是内有停饮,水饮上泛则头胀,是苓桂术甘汤证里的“起则头眩,身为振振摇”。
《伤寒论》第67条:“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第16条:“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17条:“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
患者复诊:诉上述症状均较前好转,续用前方三剂。
撰写学员:望丽君
师承导师:刘宏军

主题推荐

    暂无主题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首页|论坛|会员|中医名方方证网 ( 鄂ICP 19025034号 )

GMT+8, 2025-5-22 21:07 , Processed in 0.34342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