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中医名方方证网

孙金山12月医案

[复制链接] TA的其它主题
发表于 2022-1-11 21:31: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桂枝汤配合针灸治疗失眠案
李某,女,37岁,银行职员,2021年12月15日初诊。
患者形体偏瘦,面色正常,精神欠佳,近一月来,入眠困难,乏力,常自汗出,无明显发热恶寒,无心慌胸闷等,饮食尚可,二便正常。舌淡红,苔白,脉浮。
以“调和营卫”立法,处桂枝汤加味,方药如下:
桂枝15g     白芍12g     炙甘草9g      生姜9g
大枣15g     黄芪15g     白术10g
3剂,水煎服,日1剂  嘱患者服药后避风寒,勿食辛辣。
次日,患者来复诊,诉自汗症状较前改善,但睡眠改善不明显,反生烦热。考虑到伤寒论有云:“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遂结合针刺治疗:选取风池、风府,并结合阴跷脉循行上的照海、交信,阳跷脉循行上的跗阳、申脉。继续服用前方,调理将息如前法。
三诊,患者诉睡眠较前明显改善,继予针刺,取穴如前法。患者病情好转,守法如前,以桂枝汤加味,拟方如下:
桂枝12g     白芍12g     炙甘草9g      生姜9g
大枣15g     黄芪18g     白术10g       防风9g
3剂,水煎服,1日1剂。并嘱患者服药后避风寒,勿食辛辣。
其后患者未再复诊,电话随访诉睡眠已基本正常。
临证心得:
桂枝汤首见于《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方中桂枝辛温发散,芍药酸敛收涩,生姜助桂枝发散风寒以解肌,大枣助芍药补津液而养营阴,甘草调和诸药。甘草性味甘平,配桂枝、生姜辛甘化阳以助卫;配芍药、大枣酸甘化阴以助营。五药配合,则具解肌祛风、调和营卫,发汗止汗,发汗而不伤正,止汗而不留邪的功效。
《内经》认为睡眠的基础在于营卫之气的正常运行,若卫阳固护于外,不得回转,夜晚卫气不能人于阴分,从而导致不寐。《灵枢·营卫生会》中论及:“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故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灵枢·大惑论》亦提出:“夫卫气者,昼日常行于阳,夜行于阴,故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总的来说,营卫不和,营卫之行失常,阳不入阴,则寤寐失常。
针灸作为一中非药物疗法,其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用之恰当,往往能起到较好疗效。本例选取风池风府,并结合阴跷脉循行上的照海、交信,阳跷脉循行上的跗阳、申脉主穴。亦取得了积极疗效。除依据伤寒论第24条之外,亦有其理论依据。卫气循行,阴、阳跷脉是主要桥梁。《灵枢*大惑论》,帝曰:病而不得卧者,何气使然?岐伯曰: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矣。
本案,治病求本,取桂枝汤调和营卫的作用本质,发挥其在治疗外感疾病之外的积极疗效,且有效结合针刺,调整阴阳跷脉,引阳入阴,治愈失眠。故临床过程中,治病求本、辨证用药,必要时多种治疗方法相结合,方能取得更积极疗效。
撰写学员:孙金山  
指导老师:王国进

主题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首页|论坛|会员|中医名方方证网 ( 鄂ICP 19025034号 )

GMT+8, 2025-5-22 20:57 , Processed in 0.28630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