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某 女 45岁 其他人员 2021年3月9日就诊
患者多年前无明显诱因突发上腹胀满,自行用药缓解,当时未予以重视。后反复发作,经治疗后有所缓解,但收效甚微。半个月前因与家人发生口角,情志不遂,上诉症状复发,再次加重。刻下:上腹胀痛、烧灼感,餐后饱胀感甚,时有嗳气,反酸,恶心,小便尚可,大便不成形,纳食差,夜寐一般,舌红苔黄腻,舌边有齿痕,舌下络脉可见瘀斑,脉沉弦。
处方: 太子参10g 茯苓15 g 炒白术15 g 炒白芍15 g
柴胡10 g 当归6 g 炙甘草6 g 煨姜6 g
薄荷6 g 佛手10 g 炒枳壳20g 麦芽10 g
炒神曲10 g 夜交藤30 g 合欢皮10 g 旋覆花15 g 木香18g 代赭石12g 甘草10g
服药七剂,上述症状缓解,嘱继续服用七剂,以巩固疗效。
按:功能性消化不良属于“胃脘痛”“痞满”等病症范畴,病位在胃,一般认为,该病的发生与肝、脾、胃三者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多数人认为,该病的发生与饮食不节、情志不调、脾胃虚弱、湿热郁结、寒热错杂等有关,均可导致脾胃升降失职,引起腹部胀痛、嗳气、早饱及厌食等症状。因此,对于该病的治疗,应以疏肝、健脾、降胃为原则。
逍遥散为肝郁血虚,脾失健运之证而设。肝为藏血之脏,性喜条达而主疏泄,体阴用阳。若七情郁结,肝失条达,或阴血暗耗,或生化之源不足,肝体失养,皆可使肝气横逆,胁痛,寒热,头痛,目眩等证随之而起。“神者,水谷之精气也”(《灵枢.平人绝谷篇》)。神疲食少,是脾虚运化无力之故。脾虚气弱则统血无权,肝郁血虚则疏泄不利,所以月经不调,乳房胀痛。此时疏肝解郁,固然是当务之急,而养血柔肝,亦是不可偏废之法。逍遥散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有记载,该药方具有调和肝脾之功效,药方组成:茯苓、炒白术、炒白芍、柴胡、当归、炙甘草、煨姜、薄荷。本方既有柴胡疏肝解郁,又有当归、白芍养血柔肝。尤其当归之芳香可以行气,味甘可以缓急,更是肝郁血虚之要药。白术、茯苓健脾去湿,使运化有权,气血有源。炙甘草益气补中,缓肝之急,虽为佐使之品,却有襄赞之功。生姜烧过,温胃和中之力益专,薄荷少许,助柴胡疏肝郁而生之热。如此配伍既补肝体,又助肝用,气血兼顾,肝脾并治,立法全面,用药周到,故为调和肝脾之名。现代临床主要用于慢性肝炎、肝硬化、更年期综合证、经前期紧张症、盆腔炎等证属肝郁血虚脾弱者。
撰写学员:邓亚君
指导老师:张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