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某,女,50岁,2020年10月29日就诊。患者平素眠差,难以入睡,自觉手足心烦热,平素怕冷。刻下:失眠加重3周,白天精神差,上午为甚,夜晚入睡困难,夜尿2-3次,舌淡,苔白,脉沉细。 诊断:中医诊断:不寐 阳虚失养 西医诊断:原发性失眠?;绝经期综合征? 处方: 麻黄8g 黑顺片10g 细辛3g 煅龙骨15g 煅牡蛎15g 炙甘草6g 干姜10g 炒白术10g 茯苓10g 生地60g 川芎10g 炒酸枣仁10g 知母10g 共7剂,水煎温服,日1剂,分3次服用。 二诊,患者诉夜晚睡眠明显改善,白天精神状况好转,偶有入睡困难,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守上方7剂。 按:麻黄细辛附子汤出自《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方中即麻黄、细辛、附子三味药,胡希恕先生认为附子是一味能够鼓舞人体机能的强壮性药物,《伤寒论》第281条:“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该患者白天精神萎靡,符合“但欲寐”的表现,夜尿稍频,或是阳虚而气化无权,再结合脉象沉细,就考虑可能是少阴病,可以用麻黄细辛附子汤来治疗,意在适当时机鼓舞患者身体机能。 酸枣仁汤载于《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功效养阴清热。本方证为肝阴不足,心血亏虚。肝主藏血,心主血脉。阴血不足则内生虚热,虚热内扰则虚烦。肝阴不足则不能藏魂,魂不归肝则不得眠;心血亏虚则不能藏神,神不守舍则更不得眠。治用酸枣仁汤养肝阴,益心血,清虚热,使神魂各归其所。该患者自觉手足心热,舌淡脉细,符合该方证治要点。需注意,酸枣仁汤的中心点就是“虚”,由虚造成的无论失眠或是嗜睡都有良好疗效。大量生地配川芎,是治疗失眠的经验药对。 临证心得:失眠是困扰很多人的问题,临床治疗多不易,因为造成失眠的因素极其复杂。用麻黄细辛附子汤治疗失眠的案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思路:用振奋精神的方法达到安神助眠的目的。怎么理解呢?人的醒、寐是一种阴阳消长变化,“阳出于阴则寤,阳入于阴则寐”,用麻黄细辛附子汤在正确的节点鼓舞阳气、振奋精神,以调节阴阳节律,这是一种更主动的调节睡眠的方法。使用这种方法还有一个关键点——服药时间,应当避免在夜晚服用。 撰写人:孙宇杰 审阅人:李浩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