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中医名方方证网

12月医案

[复制链接] TA的其它主题
发表于 2022-1-11 22: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姓名:王某     性别:男    年龄:35岁       2021年12月17日15时26分
主诉:间断活动后胸闷3年,再发加重2天
现病史:患者诉3年前无明显诱因活动后感胸闷,伴有喘气、双眼肿胀、视物模糊,无心慌、胸痛,无恶心、呕吐等症状,于小溪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住院治疗,量血压206/160mlg,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子改善循环(具体治疗不详)后症状稍缓解,出院后间断口服麝香保心丸(每天三次,每22.5mg)上述症状反复发作,2天前无明显诱因再次出现胸闷、喘气,活动后加重,全身乏力,上楼梯时捧倒,伴腰部酸胀,早起恶心欲呕,无心慌胸痛、意识障碍等症状,遂至我院门诊就诊,为进一步诊治,门诊以“心衰病”收入院,入院症见:活动后胸闷、喘气,时有干咳,全身乏力、恶心欲呕、腰部酸胀,无心慌、胸痛等不适。纳食可,夜寐不安,多梦易醒,小便次数多,夜晚起夜4-5次,大便难解。
既往史: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血压最高206/160mmitg,平素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1I)(每天一次,每次20mg),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每天一次,每次25mg),盐酸贝那普利片(每天一次,每10mg),氯氯噻嗪片(每天一次,每次10mg,半年前自行停药),平素血压控制不佳:有慢性肾功能竭、颈椎病病史。否认糖尿病等其他慢性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外伤手术输血史。否认新冠肺炎疑似及确诊病例接触史。过敏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家族史:其母亲患高血压病史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四诊合参,本病属于祖国医学“心衰病”之阳气亏虚、血瘀水停证型,患者既往久病,耗伤正气,阳气亏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血行不畅,脏腑失养,心脉失
充、心阳不振,故见胸闷、双眼肿胀、喘气等症状,舌象脉象均属于阳气亏虚、血瘀水停证型,本病病位在心肺,病性属虚证,预后欠佳。
鉴别诊断:中医鉴别诊断:本病须与胃痛、胁痛相鉴别,胃痛疼痛部位在上腹部,局部有压痛,以胀痛为主,持续时间较长。胁痛疼痛部位以右胁部为主,肋缘下有压痛点,可合并厌油,黄疸,发热等症。西医鉴别诊断:冠心病心绞痛须与其它原因所致心绞痛,肋软骨炎,肋间神经痛,心肌梗死,胃及十二肠疾病等相鉴别。根据病史、体检及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及辅检有助
于鉴别。
中医入院诊断:心衰病阳气亏虚、血瘀水停
西医入院诊断:1、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Ⅲ级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3、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组4、慢性肾衰竭慢性肾脏病4期5、高尿酸血症
诊疗计划:1、告病重,进一步完善血常规、凝血功能、血生化、心电图、胸片、心脏彩超等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
2、本病证属心衰病之阳气亏损,血瘀水停证,中药以“温阳利水”法立方,方药选用“参附汤合丹参饮、苓桂术甘汤”加减,方药如下:制附子15g(先煎)  生晒参20g  茯苓15g   炒白术15g   桂枝12g    丹参30g  益母草12g   葶虏子15g   大枣10g    车前子15g   上药加水1000ml,中煎取汁600ml,一日三次,一次200ml ,另制附子与同等量生姜先煎1小时3、中医特色治疗:选用穴位贴敷治疗,予以“温阳利水”法治选用内关、心俞、厥阴俞、肺俞。4、基础治疗:予硝苯地平控释片、特拉唑嗪控制血压、硝酸异山梨酯静滴扩管改善循环治疗。5、健康宣教,嘱患者低盐饮食,间断吸氧。
     记录人:羿彪      指导老师:张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首页|论坛|会员|中医名方方证网 ( 鄂ICP 19025034号 )

GMT+8, 2025-5-22 19:56 , Processed in 0.31244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