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中医名方方证网

胸痹心痛 气滞血瘀夹热证型案例

[复制链接] TA的其它主题
发表于 2021-1-4 13: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患者姓名:陈某   年龄:58岁    出生日期:1962年2月23日
初次就诊时间:2020年12月4日    发病节气:小雪
主诉:胸痛1年,再发加重1周
现病史:患者诉1年前开始出现胸痛,以胸骨后中下段为主,范围约手掌大小,呈憋闷感,无他处放射,伴气短、乏力,持续时间在数分钟至十余分钟不等,与活动无明显关系,为求诊治,于2020年7月于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确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并行冠状动脉支架术,于前降支置入2枚支架,术后两月复查,情况良好。1周前,患者觉胸痛胸闷情况再次出现,以胸骨后中下段为主, 呈压迫感,范围约手掌大小,无他处放射,伴气短、乏力,与活动无明显关系,四肢偶觉麻木,心烦,口燥口干口苦,咽干,腹胀,纳可,夜寐欠安,梦多,易醒,时觉眼干眼涩,小便色黄,大便干。舌暗,有齿痕,苔薄黄,脉细。
既往史:既往有“高脂血症,颈动脉硬化症”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病史。否认新冠肺炎确诊或疑似病例接触史,否认北京或境外返宜人员接触史。
辅助检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部分导联st-t下移。
诊断:中医诊断:胸痹心痛   气滞血瘀夹热证
      西医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支架术后
方药:柴胡25g     酒黄芩15g     法半夏15g     人参10g   
      大黄6g      炙甘草6g     白花蛇舌草30g  马齿苋30g
      连翘15g     白芍30g      威灵仙30g      桃仁15g
      菊花15g     炒栀子15g    牡丹皮15       合欢皮20g
             水煎服,一日一剂,一日三次,共7付。
方解:患者证属中医“胸痹心痛”之气滞血瘀,夹有郁热;气为血之帅,气滞则血瘀,肺主气,居胸中,今气滞血瘀,故见胸痛;血瘀于内,故病人自觉腹部,而外无胀形;津液不能为气所化,口不能为津液所润,故见口中干燥;脾主口唇,血瘀于脾,口唇失养,固见口唇色萎不泽;瘀血不去,新血不生,心失所养,故夜寐不安、多梦;舌属心,心血瘀滞,故见舌质暗红,此乃血瘀所致,法当益气活血化瘀。患者心烦、口苦、胸闷,拟“小柴胡汤”加减,以和解少阳;白花蛇舌草、马齿苋、连翘以清热、利湿;白芍、威灵仙以通经活络;患者大便干,佐以大黄、桃仁通腑泻热;栀子、菊花、丹皮清利头目、清热除烦;合欢皮以解郁安神。
12月11日复诊:患者自觉胸闷胸痛情况好转,无明显眼干眼涩、腹胀症状,大便较前通畅,夜寐情况稍好转;时觉怕冷,脚凉,偶有口干口苦,小便黄,舌质暗,苔薄黄,脉弦滑。
方药调整:去连翘、菊花,加桂枝15g  干姜 12g;余同原方。 7剂
解析:患者上焦虚热好转,故去连翘、菊花;患者自觉怕冷,以桂枝、干姜温通筋脉。
12月18日三诊:患者诉怕冷稍好转,但夜间入睡手脚冰凉,影响睡眠;大便稀,余症状均好转,无明显其他症状。舌质暗,苔薄白,脉弦滑。
方药调整:去白花蛇舌草、马齿苋,加苍术16g  肉桂 9g ;余同原方。   7剂
解析:患者已无明显湿热表象,去白花蛇舌草、马齿苋;患者手脚冰凉、大便稀,佐以肉桂配伍桂枝,以温阳。
12月25日电话回访,患者诉症状均已好转,无特殊不适。
                                                                            科室:心病科     撰写学生:望丽君    师承老师:刘宏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首页|论坛|会员|中医名方方证网 ( 鄂ICP 19025034号 )

GMT+8, 2025-5-23 02:26 , Processed in 0.36992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