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中医名方方证网

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加减医案

[复制链接] TA的其它主题
发表于 2021-6-15 21:29: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患者,男,钟祥人,90岁,2021年5月16日就诊。患者1年前中风,经当地医院系统治疗后好转出院。中风后下肢无力,行走困难,轮椅推入就诊。伴阵发咳嗽,面红气急,咯吐少许浓痰,口干口苦,喜冷饮,纳食尚可,大便干结难行,一周一行。舌暗红,苔黄稍腻,脉沉。中药处方为: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加减。方药如下:柴胡 20g,黄芩 12g, 姜半夏 20g,炒白芍 20g,赤芍 20g,大黄(后下) 9g,炒枳壳 20g,炙甘草 10g,桂枝 10g,茯苓 10g,牡丹皮 15g    炒僵蚕 10g,桃仁 30g,地龙 10g,白头翁 30g,冬瓜子 30g。共7付,一天一付,一天三次,温服。5月23日,患者复诊,可借助拐杖,步行进入诊室。无力症状较前好转,大便通畅。方药:守前方,加黄芪15g,当归12g,川芎12g,肉苁蓉10g。共7付,一天一付,一天三次,温服。体会:患者口干口苦,为少阳病的表现,大便干结难行为阳明病的表现,按照胡希恕六经八纲辨证理论体系,此患者属于少阳阳明合病夹瘀、痰。治则为:和解少阳郁热,清泄阳明,化痰祛瘀。《伤寒论》103条“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136条“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165条“心中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金匮》12条“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通过以上条文,不难发现仲景笔下的大柴胡汤的主治病位是在心下,即心下按之不适,有抵触感、饱胀感。但我们仔细阅读条文以及临床诊治医案,大柴胡汤的腹证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心下。从“呕、烦、热、急”也可以推出大柴胡汤所治疗的多为实证。桂枝茯苓丸是古代的下死胎方,经典的活血化瘀方,《金匮要略》第20条“妇人素有瘢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很多临床经验用其治疗经闭,痛经,难产,死胎不下,产后恶露不行,败血上攻,以及子宫肌瘤,子宫息肉,卵巢囊肿,盆腔炎块等,只要是属瘀血者,多用此方加减。胡老立足于仲景原文,结合自己临床经验,用大柴胡汤配伍桂枝茯苓丸治愈多种系统的疾病,如哮喘、肝硬化、胃痛、胸痹、头痛、失眠、眩晕等。阅读胡老的医案,可以得知,只要是阳明实证夹瘀者,均可使用大柴胡汤加桂枝茯苓丸加减立方。
                                         撰写学员:劳铭霞
                                                 指导老师:罗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首页|论坛|会员|中医名方方证网 ( 鄂ICP 19025034号 )

GMT+8, 2025-5-22 18:57 , Processed in 0.32961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