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中医名方方证网

2021年10月医案-小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治疗乳腺增生一则

[复制链接] TA的其它主题
发表于 2021-11-20 20:01: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simone 于 2021-12-7 19:11 编辑


患者:胡某某  女 35岁
患者诉两月前体检查出“双侧乳腺增生;左侧乳腺低回声结节。”现症见:体型中等,面黄色暗,平素怕冷畏寒,易感体倦,纳食可,夜寐差,大便干结。行经前及期间双侧乳房胀痛,经后消失。行经期间伴有小腹坠胀疼痛,月经夹有血块。舌淡红苔薄,脉弦细。给予小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加减:
北柴胡15g   法半夏10g   黄芩5g     桂枝10g   赤芍10g      
茯苓15g     牡丹皮10g   鸡血藤15g  生牡蛎30g    浙贝母10g  
玄参10g     海藻15g     昆布15g    炒芥子10g    夏枯草15g  
炙乳香5g    炙没药5g    瓜蒌10g    陈皮10g      生白术10g
15剂 水煎服 日一剂

二诊:诉乳房处酸胀疼痛大减,去黄芩,加琥珀
北柴胡15g   法半夏10g   赤芍10g      桂枝10g    茯苓15g  
牡丹皮10g   鸡血藤15g   生牡蛎30g    浙贝母10g  玄参10g
海藻15g     昆布15g     炒芥子10g    夏枯草15g   陈皮10g
炙乳香8g    炙没药8g    瓜蒌15g      生白术10g   琥珀6g
15剂 水煎服 日一剂

三诊:诉疼痛基本消失,既往有痛经,希望一并调理。去陈皮赤芍牡丹皮玄参,加南刘寄奴、乌药、香附、鹿角霜
北柴胡15g    法半夏10g    桂枝10g   茯苓15g   鸡血藤15g
生牡蛎30g    浙贝母10g    海藻15g   昆布15g   炒芥子10g
夏枯草15g    白术10g      瓜蒌15g   炙乳香8g   炙没药8g
南刘寄奴10g   乌药10g     香附10g   鹿角霜20g  琥珀6g
15剂 水煎服 日一剂

1月后患者主动微信告知,复查乳腺彩超示:双侧乳腺增生消失。大喜过望并诉现在自觉心情舒畅,睡眠颇佳,乳房未再胀痛。

按:乳癖一名出自《外科活人定本》,其曰:“乳癖……乃厥阴,阳明之经所属也,何谓之癖,若硬而不痛,如顽核之类……”。《临证指南医案》中指出:“女子以肝为先天”。肝喜调达,恶抑郁,肝郁气滞、阻塞经络乃乳癖病机之根本。本案患者经前乳房胀痛,乃经前气血聚于冲任,经脉壅塞,不通则通,故经后胀痛消失。小柴胡汤遵《黄帝内经》“木郁达之“之理论,疏肝理气。气为血之帅,气郁日久必生血瘀,故患者月经夹有血块,小腹微痛,桂枝茯苓丸温经活血,其中桂枝温通经脉,丹皮凉血散瘀,一温一寒,易桃仁为鸡血藤,取其养血活血之效,药效平缓,尤适于本案病程较长者。瓜蒌,《神农本草经》中言:“主治消渴、身热、烦满、大热......”用于具有宽胸散结之功,与乳香、没药合用,取神效瓜蒌散之意,配以消瘰丸加海藻昆布夏枯草芥子加强局部化痰散结,直达病所。辨病与辩证相结合,整体与局部相配,故疗效尚佳。
    黄煌老师使用小柴胡合桂枝茯苓汤往往根据“体瘦面黄,烦躁易怒、胸胁苦满、往来寒热、发作有时”的“柴胡体”及“肿块包块、佘舌脉络紫、下肢皮肤粗糙有鳞屑”的“桂枝茯苓证”,这确实是真知灼见,对临床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反观此例,除了因为就诊时间原因没有查看下肢皮肤,其他也基本吻合。(何梦瑶撰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首页|论坛|会员|中医名方方证网 ( 鄂ICP 19025034号 )

GMT+8, 2025-5-22 19:02 , Processed in 0.36798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