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案一例 王某,女,50岁。 主诉:大便失禁半年。 现病史: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大便失禁,多于夜间出现,遍访多家医院无效,今为求治,遂来我处就诊。现症见:神志清,精神可,大便失禁,多于夜间1-2点小便时出现,便溏,平素腰膝酸软,易怒,眠差,小便正常。舌淡、苔胖,脉弦细。 既往史:1年前因突发左上肢活动不利于当地医院行头颅CT检查,诊断为“急性脑出血”,经治疗好转后出院。 西医诊断:脑出血后遗症期 中医诊断:中风(脾肾亏虚、兼有肝郁), 治疗以“四君子汤”加减,处方如下: 党参炭30g 白术30g 麸炒山药30g 诃子肉30g 百合30g 茯苓15g 炒肉豆蔻10g 盐补骨脂6g 炙甘草6g 7剂,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2次温服。 二诊:大便情况稍有好转,余同前。守上方,7剂,每天1剂,水煎分早晚2次温服。 三诊:大便失禁情况基本消失,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红斑,伴有瘙痒。舌红、苔黄,脉弦。处方: 炭白术30g 地肤子30g 徐长卿30g 炒薏苡仁30g 赤芍10g 牡丹皮10g 荆芥10g 防风10g 蝉蜕10g 苦参6g 黄芪20g 7剂,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2次温服。 按:患者以大便失禁为主要原因就诊,且多在夜间1~2时出现,此时为天干地支之丑时,《素问·疏五过论篇》曰:“圣人之治病也,必知天地阴阳,四时经纪”,丑时是为足厥阴肝经经气生发,是以五脏之气肝气最为旺盛,肝气旺盛则乘以脾,引起大便失禁,并可有大便急迫,然正常之人同样为丑时肝气升发,何不染疾?我师认为有以下2个原因:其一:患者1年前有脑出血病史,对应中医的中风病,中风病患者随时间迁延多有情志内郁,情志内郁则肝气疏泻失常,加之丑时肝气骤发,故见肝气乘克他脏。其二:大便失禁多由于脾、肾,脾主运化、升清,运化失常,清气不升,则为飧泻,肾司前后二阴,主二便,故大便失禁多责之于脾、肾,又患者中风病日久,多为本虚之体,故为脾肾亏虚;肝为木脏,木易克于土,加之肝气盛、脾脏虚,更易克之。综上则见丑时泄泻。其治疗既要治本,又要兼标,病本为脾肾亏虚,病标为肝气疏泻失常而盛,治疗以四君子汤及四神丸加减以补脾肾,加入百合解肝郁。世人必问:既以肝郁为本,何以单用百合也?盖因既知病邪之所在,以药简微导之即可达佳效,且丑时本为肝脏气盛之时,气盛得以见乘克他脏,表示其邪亦轻,以百合微疏肝气,使其正常循行则病可除。百合除可疏肝气之外,尚能安神,使之夜寐安则效倍也。 心得:治疗大便障碍时白术、山药、甘草等药物多有生用、炒用、炭用的不同,临床常出现方同而药制法不同而疗效截然不同之病,如本患者以泄泻为主,药多以炒用,因药经火热之法则补益之功留存,寒凉、泻下之性去之,而治疗大便干等症时多以生用。 撰写人:黄祥荣 审阅人:金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