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中医名方方证网

11月医案

[复制链接] TA的其它主题
发表于 2021-12-7 22:37: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杨某某,男,71岁,2021年6月20日首诊。
主诉:心下痛半年,加重三天。
现病史: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下痛,呈胀痛,饮食后加剧,伴肠鸣,未予以特殊处理。三天前心下痛再次发作并加重,呈持续性胀痛,大便日1-3次,质稀不成形,口干不欲饮,微恶风寒。精神一般,饮食可,夜寐欠佳,小便可。舌淡胖边有齿痕,苔润,脉沉。
即往史:否认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外伤、手术、输血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
辨证思路:患者心下痛,大便稀薄,病变部位在胃肠道,定位在里,肠鸣,大便不成形,结合舌脉定性为阴证,综合为太阴里证,脾失健运则气机受阻,故见心下胀痛,脾虚则湿邪易生,见便溏,肠鸣。患者又言恶风寒,有一丝表证。
诊断:胃痛
证型:太阳太阴证
方药:桂枝人参汤合厚朴生姜半夏人参汤加减
组成:桂枝15g 人参15g 干姜10g 白术15g厚朴20g 姜半夏15g 生姜15g 茯苓20g

7剂,水煎服,日1剂,早中晚分服。

6月27日复诊
胃脘部胀痛较前减轻,诉手脚麻木,余症状未见明显改善,舌淡胖边有齿痕,苔润,脉沉。
上方加威灵仙30g,赤芍15g
威灵仙活血通络,祛风除湿,赤芍补益气血

桂枝人参汤出自《伤寒论》具有和解表里之功效,主治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邪热下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症见表里不解者”。
发热恶寒,头身疼痛+心下痞硬,下利,腹痛+苔白滑=里虚寒+表不解的表里之征,但以太阴里虚寒为主。


郑雪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首页|论坛|会员|中医名方方证网 ( 鄂ICP 19025034号 )

GMT+8, 2025-5-22 18:49 , Processed in 0.30574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