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钱某,男,40岁。2年前在工地劳动时挫伤腰部, 引起腰腿麻痛。刻诊:瘦长身躯, 痛苦面容, 腰部冷痛、沉重、僵硬、拘挛, 难以转侧, 憎寒烦热, 口苦咽干, 恶心干呕, 小便短涩不畅。舌淡红, 苔厚黄腻水滑, 脉沉弦。检查:腰部发现脊柱向左侧弯, L5棘突向右偏歪, L4~5、S1棘突周围压痛, 左骶髋关节压痛并触及索状物, 左腿抬高试验强阳性;X线摄片显示, L5~S1间隙变窄, 已形成骨桥。诊为左骶髋关节错位引起的腰椎间盘突出。此为风寒湿驻留太阳, 由表及里, 伤及少阳, 致两经合病, 法宜解肌散风、和解少阳、祛寒除湿, 予以柴胡桂枝汤与肾着汤合方加味:
柴胡10g、黄芩10g、桂枝10g、白芍10g、党参10g、干姜10g、半夏10g、白术10g、茯苓10g, 甘草5g, 生姜5片, 大枣5枚。5剂。并针刺左侧环跳一穴。3剂后, 诸症始缓, 5剂药尽, 腰部冷痛与左腿麻木都明显减轻。药已中的, 守方继进5剂, 并给予针刺、按摩。3诊后, 诸症均缓, 加细辛3g, 以加强散寒温经之效。数法并用, 诸症渐失, 1个月后恢复如初。
老师讲解:治疗腰突症常用柴胡剂, 其心得是:少阳为枢, 既是防止“血弱气尽, 腠理开, 邪气因入”之屏障;又为透邪外出、斡旋气机之枢纽。柴胡汤剂除了用其治疗“柴胡汤证”、“柴胡体质”之外, 还可广泛地应用在两经处于传变、转化阶段的诸多并病和合病。小柴胡汤是少阳病的主方, 但也应用于治疗“三阳合病”。本案少阳太阳合病是以《伤寒论》“发热微恶寒, 肢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 柴胡桂枝汤主之”为根据。肾和膀胱相表里, “腰冷而痛”, 为寒湿侵袭足太阳膀胱经脉, 颇合《金匮》“肾著之病, 其人身体重, 腰中冷……甘姜苓术汤主之”之旨。
撰写学员:邹宝镱 指导老师:胡华 20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