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中医名方方证网

腹痛病案一则

[复制链接] TA的其它主题
发表于 2021-6-15 19: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赵某,男,51岁。
初诊日期:2021年05月09日。
主诉:腹痛1天
2021年05月08日患者9时突然腹部绞痛难忍,无呕吐,略有畏寒,先后稀软便2次,院外医院注射654-2(10毫克)无效。既往无腹痛史及手术史。24日晨4时来我院外科急诊。当时检査急性病容,心肺阴性,腹部平坦,未见胃肠蠕动波。上腹部有明显压痛,未见移动性浊音。腹部立位平片结果:腹中下部有两个气液面,大者超过3厘米直径,结肠区及降结肠有胀气,膈下无游离气体。X线诊断:小肠远端单纯性肠梗阻。病人不同意手术。当时白细胞计数10.2x10^9/L,中性81%,单核3%,淋巴15%,嗜酸性1%。心电图正常。外科给予胃肠减压,对症抗感染、支持治疗,症状未见好转。5月9日中医科会诊(下午2时30分):病人5月8日后未排便,体检腹部压痛明显,肠鸣音不明显。舌红,两脉浮数。

中医诊断:腹痛 证属表证未罢,又有里实。
治宜表里同治,厚朴七物汤主之。
处方:厚朴9g    甘草9g     桂枝9g   大黄9g
          大枣9g    枳实15g   生姜9g
          1剂,水煎剂,分2次温服。  
复诊:当日下午5时服头煎,晚10时服第二煎。当日晚10点解半水样便3次,第一次排便后腹痛便止。11日腹部立位平片复查示:原来的两个液体面消失,结肠区及降结肠胀气亦消失。病愈出院。4天后随访,完全康复。

按:厚朴七物汤原文及注释:“病腹满,发热十日,脉浮而数,饮食如故,厚朴七物汤主之。”厚朴七物汤方:厚朴半斤,甘草、大黄各三两,大枣十枚,枳实五枚,桂枝二两,生姜五两。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八合,日三服。呕者加半夏五合,下利去大黄;寒多者加生姜至半斤。“病腹满,发热十日”,是倒装文法。不是说先病腹满而后发热,而是说腹满出现于发热之后。病虽十日,而脉象仍见浮数,可知表邪仍在;腹满有热,为腑中已有实邪,是病情不完全在表,而已趋向于里,属于表里俱病,但里证重于表证。饮食如故,说明胃气未病,病变重心在于肠道,证系太阳表邪未解兼见阳明腑实,所以用表里两解的厚朴七物汤进行治疗。     
厚朴七物汤即桂枝汤合厚朴三物汤,前者主表,后者除里满。然厚朴三物汤与小承气两药物组成相同,而前者厚朴行气为主,后者以大黄下实热为主。本病例以气滞为主故用厚朴三物汤,加上病人脉浮,表证未解,于是用厚朴七物汤主之,结果1剂而愈。
临床常用于急性肠炎、痢疾初起、肠梗阻表里俱在,腹满发热同时出现者;或胃肠型感冒,有汗者;以及其他热性病初起,凡大便不通,气滞寒结者。临证加减:若呕者,加半夏以和胃降逆;下利则不须泻下,故去大黄;寒多者,加生姜以散寒;腹胀甚,矢气少者,酌加香附末、大腹皮或木香、砂仁行气之品;气滞较重,症见胁肋胀痛、嗳气、善太息者,酌加香附、青皮、广木香、佛手、枳壳、川楝子,以疏肝理气。
                                                                                                                     撰写学员:游媛媛
                                                                                                                     指导老师:易文
                                                                                                                     2021年5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首页|论坛|会员|中医名方方证网 ( 鄂ICP 19025034号 )

GMT+8, 2025-5-22 15:26 , Processed in 0.33534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