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中医名方方证网

21年1月医案

[复制链接] TA的其它主题
发表于 2021-12-7 16:56: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八珍汤加减治眩晕一案
华某,女,60岁,宜昌人,退休,就诊时间2021年1月13日。
主诉:头晕2天。
现病史:患者自诉于昨天因跳舞劳累后出现头晕目眩,无意识障碍,未做特殊治疗,休息后无缓解,已影响日常生活。现症见:头晕目眩,动则加剧,遇劳则发,面色少华,神疲乏力,恶心欲呕,伴颈部疼痛,疼痛向左上肢放射并麻木,余无其他不适,精神、夜寐欠佳,纳食可,二便调。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既往史:既往有颈椎病、腰痛病史,有胆囊切除腹腔镜手术史,否认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病史,否认输血史。
专科检查:患者双眼运动正常,未见明显眼震,双耳听力正常,C3-6棘上、棘旁、横突压痛(+),双侧太阳、风池等穴压痛明显,旋颈试验阳性(+),引颈试验(-),椎间孔挤压试验(+),霍夫曼征(-),双侧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闭目站立征(+)。
诊断:中医诊断:眩晕病(气血亏虚证)  
          西医诊断:1、眩晕综合征 2、颈椎病
诊断依据:患者,女,60岁,年老,因劳累后致气血亏耗,气虚则清阳不振,血虚则脑失所养。如《灵枢▪素问》篇所载:“故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景岳全书▪眩运》指出“眩运证,虚者居其八九而兼火、兼痰者不过十中一二耳。”故头晕目眩,动则加剧,遇劳则发,面色少华,神疲乏力,伴耳鸣,气血亏虚致颈部筋脉失养,故颈部疼痛;舌质淡、舌苔薄白,脉细弱,四诊合参,本病属中医学“眩晕”范畴,证属“气血亏虚”,其病位在脑、颈部,病性属虚。
治则:补气养血、健运脾胃
方药:八珍汤加减
     人参12g     白术15g     茯苓15g     当归15g
     川芎15g     白芍15g     熟地黄15g   炙甘草10g
     黄芪30g     厚朴15g     炒薏苡仁20g  天麻15g
     葛根15g     藁本15g     羌活15g
方义:方中人参、熟地黄益气养阴;白术、茯苓健脾渗湿,助人参益气补脾;当归、白芍养血和营,助熟地滋养心肝;川芎活血行气,使熟地、当归补而不滞;黄芪生津养血,行滞通痹,厚朴行气,炒薏苡仁除痹,天麻平抑肝阳、祛风通络,羌胡、藁本祛风除湿止痛,葛根解肌通经活络,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全方共凑益气补血祛风止痛之功。
2021年1月19日复诊,患者诉头晕症状消失,劳累后稍感颈项部疼痛及头晕,嘱患者注意休息,适当锻炼,上方继服3剂。
按:八珍汤出自《瑞竹堂经验方》,又名“八珍散”,是中医里气血双补名方。八珍汤是四物汤与四君子汤的综合,同时融合了四物汤的补血与四君子汤的补气,达到气血双补的作用。
吴昆《医方考》卷3:“血气俱虚者,此方主之。人之身,气血而已。气者百骸之父,血者百骸之母,不可使其失养者也。是方也,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甘温之品也,所以补气!当归、川芎、芍药、地黄,质润之品也,所以补血。气旺则百骸资之以生,血旺则百骸资之以养。形体既充,则百邪不入,故人乐有药饵焉。”

                                                                                                              撰写学员:孙莲婷
                                                                                                              指导老师:王国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首页|论坛|会员|中医名方方证网 ( 鄂ICP 19025034号 )

GMT+8, 2025-5-22 20:57 , Processed in 0.34787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