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中医名方方证网

半夏厚朴汤合小柴胡汤治疗声音嘶哑

[复制链接] TA的其它主题
发表于 2021-12-7 18:39: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张某书,男,70岁,于2021年10月12日就诊。
患者声音嘶哑10余年,曾广泛应用中西药物治疗未愈,为求进一步诊治,遂来我院门诊就诊。现在症:声音嘶哑,咽痒咽干,偶有咳嗽咳痰,咽部异物感,饮食吞咽时明显,时有胃脘部疼痛不适,饮食尚可,眠可,二便调。初诊舌脉不详。
考虑痰气交阻于咽喉,病程日久而成瘀血之征,予半夏厚朴汤合小柴胡汤加减:炒苦杏仁10g,桃仁10g,红花10g,川芎10g,赤芍10g,黄芩8g,北柴胡15g,姜厚朴10g,玄参10g,紫苏梗10g,茯苓15g,法半夏8g,浙贝母10g,桔梗10g,12剂,水冲服,日一剂。
二诊(2021.10.26):患者诉上述症状改善,舌质暗红,舌下静脉瘀血,脉涩,在前方基础上稍作调整,处方如下:炒苦杏仁10g,桃仁10g,红花10g,川芎15g,赤芍10g,黄芩8g,北柴胡15g,姜厚朴10g,玄参10g,紫苏梗10g,茯苓15g,法半夏8g,浙贝母10g,桔梗10g,蝉蜕15g,15剂,水冲服,日一剂。
三诊(2021.11.16):患者咽部症状缓解,诉口干,舌淡红,苔腻,边有齿痕,脉弦紧,为水热互结伤阴之象,加用猪苓汤利水清热养阴。处方:北柴胡10g,半夏10g,党参片9g,炙甘草10g,酒黄芩9g,桂枝10g,猪苓10g,茯苓15g,泽泻10g,滑石10g,阿胶珠10g,蝉蜕15g,桔梗9g,桃仁10g,赤芍15g,4剂,自煎口服。
四诊(2021.11.30):以小柴胡汤为基础方加减,处方:北柴胡15g,半夏8g,党参9g,炙甘草10g,黄芩9g,射干10g,马勃10g,薄荷10g,连翘10g,蝉蜕15g,桔梗10g。
按:半夏厚朴汤源自《金匮要略》,《金匮·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22》指出:“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所谓“炙脔”,是中医常用以比喻堵塞咽喉中的痰涎,吐之不出,吞之不下,古人称之为“梅核气”,女性尤其多见。《赤水玄珠·咽喉门》曰:“梅核气者,喉中介介如梗状。”《古今医鉴·梅核气》曰:“梅核气者,窒碍于咽喉之间,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有如梅核之状是也。始因喜怒太过,积热蕴隆,乃成厉痰郁结,致斯疾耳。”半夏厚朴汤历来是主治咽喉部有异物感的专方。《伤寒来苏集》云: “少阳居半表半里之位,仲景特揭口苦、咽干、目眩为提纲。奇而至当也。盖口、咽、目三者,不可谓之表,又不可谓之里,是表之入里,里之出表处,所谓半表半里也。三者能开能合…恰合枢机之象。”表明少阳证病位半在表半在里,表现在口、咽、目的感觉异常,尤其是口咽部的感觉异常。因此咽喉为病,辨少阳证而论治,当用和法,和解少阳,方用小柴胡汤加减。加玄参、浙贝母、桔梗化痰散结。蝉蜕利咽开音,《本草拾遗》有:"研,一钱匕,井花水服,主哑病。"的记载。患者病程日久而成淤,加用桃仁、红花、川芎、赤芍活血化瘀。全方共奏行气化痰,活血化瘀,和解少阳之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首页|论坛|会员|中医名方方证网 ( 鄂ICP 19025034号 )

GMT+8, 2025-5-23 08:57 , Processed in 0.37213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