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中医名方方证网

11月医案

[复制链接] TA的其它主题
发表于 2021-12-8 13:04: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患者,男,75岁,2021年11月10日就诊。
主诉:双小腿、双脚肿胀一年
现病史:患者近一年来无明显诱因出现双小腿、双脚肿胀,活动轻度受限,无疼痛感,无发热,口不干不渴,小便可,大便偏干,曾在社区卫生院就诊以药膏外治,疗效不佳。近日加重,按之明显凹陷,自述无心脏肾脏病史。
现见:双小腿、双脚肿胀,按之凹限,双小腿皮色暗红,形体胖,舌胖大,边有齿痕,薄白腻苔,脉沉。
中医诊断:脚气病(寒湿痹阻)
治则:行气降浊,化湿通络
方剂:鸡鸣散合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减
方药如下:
苏叶12g         吴茱萸15g       木瓜30g      桔梗15g
槟榔30g         橘红15 g        生姜15g      薏苡仁30g
附子9g(先煎)  败酱草15g       桂枝9g       防己15g
   中药七剂,水煎服,每日一剂,煎汁450ml,分3次口服。
本患者为老年男性,因感受寒湿之邪,寒为阴邪,易伤阳气,湿性粘滞重浊、趋下,故出现下肢肿胀,舌脉均湿邪之征象。
鸡鸣散最早见于《外台秘要》,方由木瓜、槟榔、苏叶、吴茱萸、橘红、生姜组成,后世添加桔梗。方中诸药均以气为胜,因治肿必治水,治水必治气,气行则水散。房中苏叶温散风寒,桔梗开宣上焦肺气,橘红开中焦之气,生姜温中焦散水驱表,木瓜和胃化湿、舒筋通络,吴茱萸泄降寒浊,槟榔重坠直达下焦,而成三焦同治。总之,诸药皆主以气,使寒湿之邪,或从汗出而解,或从下利而出。薏苡附子败酱散出自《金匮要略》,薏苡仁利水渗湿,附子助阳化气,败酱草祛痰解毒。加桂枝、防己以加强温阳行水、利水消肿之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首页|论坛|会员|中医名方方证网 ( 鄂ICP 19025034号 )

GMT+8, 2025-5-22 21:15 , Processed in 0.31091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