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中医名方方证网

11月医案

[复制链接] TA的其它主题
发表于 2021-12-8 13:32: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患者:陈某某  性别:女   年龄:39岁
就诊时间:2021年11月2日初诊   发病节气:霜降
主诉:间断咳嗽3月余
现病史:患者3月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咽痛,咳白痰少许,无发热、胸痛,在当地医院治疗后,症状好转,但仍反复咳嗽,间断求医,使用抗感染、化痰、止咳甚至激素治疗,咳嗽未见明显缓解,今来院就诊。现症见:咳嗽,喉间有痰难以咯出,间断有颈胸部闷热不适感,时有烦躁,无胸痛,无恶心呕吐。
既往史:否认特殊病史及新冠肺炎相关链接触史。
过敏史:否认药食过敏史。
体检:T 36.5°C,神清,颈软,咽无明显充血,扁桃体不大,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心腹无明显阳性体征。舌淡红,苔腻稍黄,脉沉弦以右寸脉明显。
辅检:血常规未见异常。
诊断:咳嗽(湿郁上焦,少阳有热)/支气管炎
治法:解郁化湿,清热止咳
处方:郁金12g     枇杷叶12g      射干10g      通草10g
       淡豆豉10g      柴胡15g       黄芩9g       半夏10g
         防己15g        杏仁15g
        4付,水煎温服,3次/日
4付服毕11月10日复诊:咳嗽基本消失,颈胸微有热感,无胸痛,无呕恶;体检未查及明显阳性体征。舌淡红,苔薄白,脉弦。处理:1.中药暂不续,可口服中成药逍遥丸调肝解郁;2.自我调畅情志,适寒温,避免受凉。
按:少阳三焦属“本有形质”或“质无定形”,而非“没有实质”。湿为阴邪,易害阳位,湿郁于上,影响上焦宣透舒达,又兼患者情志不舒,气郁留湿,郁而生热,水停生痰,引发胸咽局部郁滞性病症。病在肺卫,治当开宣,方以上焦宣痹汤宣降肺气,化其湿浊,并加防己、杏仁分消湿邪、除热止咳。上焦宣痹汤平淡的药物,轻灵取胜,简单的五味药物,能够宣透上焦的湿热,清解上焦的郁热。少阳病证,邪不在表,也不在里,和解除邪。方中加柴胡透解邪热,疏达经气;黄芩清泄邪热;半夏和胃降逆;生姜和胃气、生津。使用以上方剂后,可使邪气得解,少阳得和,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得和,有汗出热解之功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首页|论坛|会员|中医名方方证网 ( 鄂ICP 19025034号 )

GMT+8, 2025-5-22 18:22 , Processed in 0.31168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