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中医名方方证网

4月医案

[复制链接] TA的其它主题
发表于 2021-5-22 08:32: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韩某,男性患者,74岁,轮船退休人员,有吸烟史50余年。于2021年1月8号我院门诊就诊。
主诉:咽痒干咳30余年。
现病史:患者诉30年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咽痒、干咳不适,晨起症状明显,咳少许白痰,咽干喉梗不适,时有呛咳 ,伴有咽喉干痛,喉中疼痛不适,平素易感冒,畏寒,易出汗,耳鸣腰酸。纳食一般,精神可,睡眠欠佳。苔薄,舌偏暗红,脉弦细。
体格检查:BP:139mmHg/82mmHg,神清,咽红,气管居中,双肺呼吸音稍清,未闻及散在干湿啰音,HR 76次/分,心律齐,未闻及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腹部未扪及包块,双肾区无叩击痛,脊柱四肢关节无畸形。双下肢不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既往史:有慢性咽炎30余年,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病史。否认乙肝、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新冠肺炎高风险地区返宜人员接触史,新冠疑似患者接触史。
中医诊断:咳嗽:肺肾不足,肝郁气滞型
西医诊断:1、慢性咽炎;2、慢性支气管炎。
治则治法:补肺温肾,疏肝利咽;处方如下:
     黄芪15g            防风9g           白术15g       川棟子12g
     延胡索9g         平地木30g      女贞子12g    黄精12g
    猪苓12g            茯苓12g          补骨脂12g    巴戟天9g     山茱萸肉9            蝉衣6g            炙蜂房9g
中药10副,水煎服,每日三次,温服,每次120~150ml
二诊:1月18日复诊
服用10副后,咽喉梗塞明显好转,予以原方14副加
   桑叶9g       桑椹子12g     桑寄生12g
三诊:1月29日复诊,予以前方微调,此后复诊多次,均在原方基础上稍做加减。
治疗一月后,患者诉咽喉不适症状消失。之后,病人仍坚持服用中药近半年,自觉几十年的顽疾已基本消除,感冒次数明显减少,畏寒,耳鸣腰酸症状较往年大有好转。
按:该患者以前从事轮船冷气机的维修工作,咽喉部经常受阴寒之气侵袭而感到不适,久而久之导致了慢性咽喉炎。由于患者缺乏重视咽喉部的保护和积极治疗,加之多年吸烟史,形成顽疾,难以根除。现已古稀之年,脏机能本趋衰,所以难以抵于风寒之袭,便经常感冒,或引发痼疾。故认为患者的辨证治疗,当着重于肺、肝、肾三脏。其理一:咽喉居于肺之上端,是肺之门户;肝经循喉后而入咽颡:肾经则“循咽喉,挟舌本”,说明三脏和咽喉在生理上有着密切的关系。其理二:肺主卫而统一身之表,肺之亏虚则难行其职,故“易感冒,易出汗”;寒气伤阳,患者有长年接触阴寒之气的既往史,又适古稀之年,肾阳日亏,故见“畏寒,耳鸣腰酸”;阴寒之气郁于喉则“咽喉干痛,喉中作梗”,古曰:“气郁者,肝郁为先”。据于二理,且患者来诊时尚无明显的急性期症状,因而采用标本兼顾,虚实同治的方法:先用玉屏风散、黄精、猪苓、茯苓补肺固表;金铃子疏理肝郁之气;杜仲、补骨脂、巴戟天、山茱萸肉、女贞子调补肝肾,填补命门;平地木、蝉衣、蜂房平肝利咽。再用桑叶、桑葚子、桑寄生调治肺、肝、肾三脏,使得三脏相互佐使,发挥有效的功能。

                                                                    
                                                             记录医师:杨小庆
                                                              审阅医师:谢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首页|论坛|会员|中医名方方证网 ( 鄂ICP 19025034号 )

GMT+8, 2025-5-23 04:50 , Processed in 0.35153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