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中医名方方证网

2021年11月医案--补中益气汤合乙字汤加减治疗内痔

[复制链接] TA的其它主题
发表于 2021-12-7 19: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许某,男,65岁
首诊:患者诉便后有物脱出,须自行回纳,院外就诊诊断为混合痔,便后肛门出血,血色鲜红,肛门有坠胀感,劳累后症状加重。平时比较怕冷,自汗,易感冒,语声低微,气短懒言,面色苍白,食欲不佳,小便正常,大便稀溏,舌淡,苔薄白,脉细无力。
方药:补中益气汤合乙字汤化裁
      黄芪15g 甘草5g 人参10g 当归身10g 橘皮6g 升麻6g
      柴胡6g  白术10g 大黄1g  黄芩3g   地榆10g 槐花10g
按:《素问》云:“风客淫气,精乃亡,邪伤肝也,顾而饱食,筋膜横解,肠僻乃痔。”《血 证论》云:“魄门之病多由中气下陷,湿热下注者。本证患者语声低微,气短懒言,面色苍白,舌淡,苔薄白,脉细无力,乃为虚象。辨证为脾胃气虚,中气下陷,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气虚则气血生化乏源,面色苍白。气主温煦,温煦失常,则怕冷喜热。气有固摄汗液的作用,固摄作用减弱则易自汗。气虚统摄无权则便血。脾升阳举陷,维持脏器的稳定,脾的功能失常,则脏器下垂,导致肛门肿物脱出,肛门有坠胀感。补中益气汤源自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称其为“以辛甘温之剂,补其中而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则愈矣。黄芪为君,人参、炙甘草为臣,君臣相配补中益气,其中黄芪升阳举陷,固表气。血生于气,气虚则血弱,加当归补血和营,俾中气旺盛,则升降得司,统摄有权。乙字汤为日本原南阳氏治疗各种痔疮的良效验方,柴胡、升麻升举阳气外;根据肺与大肠相表里,黄芩清肺经气分热,进而退大肠之热;大黄泻热通便, 活血祛瘀;当归生血活血并能止血,能治二便下血;其为双降双升双调和之方。标本同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乃生良效。


撰写学员:何梦瑶  指导老师:周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首页|论坛|会员|中医名方方证网 ( 鄂ICP 19025034号 )

GMT+8, 2025-5-22 19:53 , Processed in 0.30496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