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郑某 性别:男 年龄:62岁 科室:肿瘤科 主诉:确诊右肺癌8月余,咳喘1周。 现病史:患者2021年3月21日因咳嗽咳痰,伴左颈部3*3cm包块就诊于宜昌市夷陵医院,行胸部CT示:右下肺占位,考虑右下肺恶性肿瘤,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肿大,左颈部转移瘤。其为进一步治疗,于宜昌市二医院,行颈部增强CT示:右下肺肿瘤性病变伴周围阻塞性炎症,纵隔、肺门及左下颈部多发淋巴结转移瘤,双肺多发结节,建议复查,慢支、肺气肿征象并两上肺纤维灶,双肺多发肺大泡,双侧胸膜增厚粘连,右侧胸腔少量积液。于3月22日行左颈部淋巴结彩超引导下穿刺并活检术,术后病理示:考虑为(左侧锁骨上)转移性中-低分化腺癌,肺来源。免疫组化结果示: CK7(+),CK20(-),CK5/6(-),CK(H)(+),TTF-1(+),P63(灶+),P40(-),NapsinA(+),CD56(灶+),Ki67(+,40%),ALK(-),EGFR(+).遂于3月22 日、4月26日行“培美曲塞+顺铂”方案化疗。化疗后感咳嗽咳痰减轻。后于5月11日行全麻下胸腔镜辅助下右下肺切除术+纵隔淋巴结清扫术+胸膜粘连烙断术,术后病检示:1.右下肺中-低分化腺癌,脉管见有癌栓形成,支气管断端未见癌累及,支气管旁淋巴结有癌转移(2/2) 2.送检肺动脉旁淋巴结未见癌转移(0/1)。术后于6月7日、7月5日、8月2日、8月23日继续行“培美曲塞+顺铂”方案化疗,期间出现I°胃肠反应及II°骨髓抑制,经止吐、抑酸、升白等对症治疗后好转。2021年11月患者发现右腋下淋巴结增大伴疼痛,双侧锁骨上淋巴结增大,无明显疼痛,其就诊于宜昌市二医院,建议行化疗治疗,患者拒绝。近1周来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咳白色泡沫痰,伴气喘,动则加剧。入院症见:咳嗽、咳痰,咳白色泡沫痰,胸闷气喘,活动后加重,右侧腋窝淋巴结肿大伴疼痛,予氨酚羟考酮止痛治疗,无恶寒发热,无胸痛,无双下肢水肿,稍感乏力,纳差,夜寐差,二便可,近期体重无明显下降。舌淡红,苔薄白,脉沉。 既往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外伤、输血史。 辅助检查:2021年5月术后病检示:1.右下肺中-低分化腺癌,脉管见有癌栓形成,支气管断端未见癌累及,支气管旁淋巴结有癌转移(2/2) 2.送检肺动脉旁淋巴结未见癌转移(0/1)。2021年8月26日检查:CT:双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塞,脑萎缩,右下肺癌术后改变,慢支、肺气肿征象并两上肺纤维灶,双肺多发肺大泡,同前相仿,双侧胸膜增厚粘连,PICC管置入术后改变,右侧多发肋骨陈旧性骨折。腹部彩超、肾上腺彩超未见异常。彩超:双侧锁骨上区多发实质性占位性病灶。 诊断:中医诊断:肺癌—肺脾气虚证 西医诊断:1.右肺恶性肿瘤 右腋、锁骨上淋巴结继发恶性肿瘤 2.肺部感染 3.慢性支气管炎伴肺气肿 4.肺大泡 5.脑梗死个人史 治法:健脾益气,培土生金 处方:麻黄12g 法半夏12g 白芍12g 五味子15g 细辛6g 炙甘草10g 干姜9g 浙贝母30g 地龙18g 葶苈子30g 茯苓15g 炒白术15g 紫菀15g 前胡12g 白英20g 炒鸡内金30g 全蝎6g 中药3付,每天一剂,水煎服,口服 心得体会: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是起源于气管、支气管黏膜或腺体,是最常见的肺部原发性恶性肿瘤。根据组织病理学特点不同,可分为非小细胞癌和小细胞癌。其中非小细胞肺癌主要包括两个亚型,腺癌和鳞癌。淋巴道转移是肺癌最常见的转移途径。癌细胞经支气管和肺血管周围的淋巴管,先侵入邻近的肺段或叶支气管周围淋巴结,然后到达肺门或隆突下淋巴结,再侵入纵隔和气管旁淋巴结,最后累及锁骨上或颈部淋巴结。 撰写人:邹玥 指导老师:张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