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某,女性,62岁。2021.11.5因“带状疱疹1月后下肢疼痛”就诊。患者诉1月前右下肢带状疱疹,皮损愈合后遗留右下肢外侧及内侧牵扯隐痛不适。查体:右大腿前外侧瘀络,石侧居醪压痛。舌淡苔薄白脉弦细无力。右侧胆经及肝经牵扯不适。饮食二便正常,无口干口苦等不适。 诊断:中医诊断:蛇串疮气虚血瘀 西医诊断:带状疱疹性神经根炎 治疗: 1.电针(2个穴位);红外线治疗;放血疗法;2.中药:柴胡桂枝干姜汤+瓜蒌红草汤 柴胡20g 黄芩9g 桂枝10g 千姜10g 煅牡蛎10g 天花粉15g 瓜蒌子10g 红花10g 炙甘草10g 川芎10g 中药5付,毎天剂,冲服,口服(中药)。 2021/11/8复诊右大腿前外侧瘀络刺络拔罐治疗1次,右侧居膠、风市、阳陵泉、足临泣、太冲、曲泉、阴包等穴、左外关。留针30分钟后取针,自觉外侧隐痛牵扯已失,内侧隐痛牵扯明显减轻。 2021/11/10复诊诉疗效稳定,外侧隐痛牵扯已无,内侧隐痛牵扯明显减轻,逢人便语,甚为高兴。 2021/11/12前治疗4次,外侧已无疼痛,内侧稍觉牵扯不适感,要求继续治疗,以求除根。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无明显弦象。 电针(2个穴位)+红外线治疗X4次 (取左侧内关、右侧太冲、三阴交、漏谷、曲泉、 阿是等,以左侧足厥阴肝经为主) 中药:上方减黄芩量为3g,加茯苓、白术以培土制水 北柴胡20g 黄岑6g 桂枝10g 千姜10g 煅牡蛎10g 天花粉15g 瓜蒌子10g 红花10g 炙甘草10g 川芎10g 筷苓15g 白术15g 中药5付,每天一剂,冲服,口服(中药)。 2021/11/20感觉己微,基本痊愈,停治疗观察。 按:蛇串疮是一种皮肤上出现成簇水疱,呈带状分布,痛如火燎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因皮损状如蛇行,故名蛇串疮,相当于西医的带状疱疹。 本病多为情志内伤,肝郁气滞,久而化火,肝经火毒,外溢肌肤而发;或饮食不节,脾失健运,湿邪内生,蕴而化热,湿热内蕴,外溢肌肤而生;或感染毒邪,湿热火毒蕴结于肌肤而成。年老体虚者,常因血虚肝旺,湿热毒盛,气血凝滞,以致疼痛剧烈,病程迁延。痛为本病的特征之一,疼痛的程度可因年蛉、发病部位、损害轻重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儿童患者没有疼痛或疼痛轻微,年龄愈大疼痛愈重;头面部较其他部位疼痛剧烈;皮疹为出血或坏死者,往往疼痛严重。部分老年患者在皮疹完全消退后,仍遗留神经疼痛,持续数月之久。 记录医师:杨男 2021年12月10日 审阅医师:王国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