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中医名方方证网

带状疱疹一例

[复制链接] TA的其它主题
发表于 2022-2-22 17:36: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姓名:席某        性别:女      年龄:75岁
主诉:右侧腰及下肢疼痛3天,疱疹1天。
现病史:患者3天前无明显诱因感右侧腰部、右下肢抽掣样疼痛,呈阵发性发作,在家外用膏药未见缓解,1天前右侧大腿内侧出现散在疱疹,现症见:右侧腰及下肢疼痛,疼痛呈抽掣样,阵发性发作,伴右侧大腿内侧簇集性疱疹,局部皮肤明显泛红,水泡大小不一,呈带状分布。夜寐欠安,纳食可,二便调。舌质红,舌苔薄黄,脉弦数。
既往史: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肾结石、慢性肾脏病2期,慢阻肺、颈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双侧膝关节骨性关节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尿道综合征、眩晕综合征、腔隙性脑梗死、肾盂肾炎、慢性胃炎”等慢性病史多年。有视网膜脱落手术史。否认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输血史。
专科查体:右侧大腿内侧簇集性疱疹,局部皮肤明显泛红,水泡大小不一,呈带状分布。中医诊断:蛇串疮   肝经郁热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患者年过七旬,起居不慎,湿热内生,引动肝火,浸淫肌肤、脉络发为集簇的丘疱疹和水疱,密集成片,鲜红灼热,水疱呈串珠样,疱壁紧张,灼热刺痛,舌红苔薄黄,脉弦数,四诊和参,本病属祖国医学“蛇串疮”之“肝经郁热”,有部分患者可能有疱疹后遗痛。
西医诊断:1.带状疱疹 2.冠心病 3.腔隙性脑梗死 4.慢性肾脏病2期 5.慢性胃炎
诊疗计划:
1.清淡饮食,避风寒,勿劳累,注意劳逸结合,增强免疫力;
2.中药 “清利湿热,解毒止痛”法,方药如下:
北柴胡 15g        牡丹皮 15g        酒黄芩 10g        法半夏 10g        
白花蛇舌草 15g    威灵仙 15g        全蝎 6g           蜈蚣 2条         
生地黄炭 15g      大青叶 10g        盐泽泻 12g        甘草片 10g        
           中药5付,每天一剂,水煎温服,一日三次。
3.给予疱疹区激光治疗,1次/天,5分钟/次;给予双侧足三里穴位隔物灸治疗,2次/天,15分钟/次;给予穴位注射(2个穴位);维生素B12注射液每次0.5mg,其他 QD;
4.给予电针治疗:主穴:L1、L2、L3、L4夹脊穴
配穴:足三里、太冲穴等
辅以红外线照射,一天一次。
5.给予抗病毒药物静滴:0.9%氯化钠注射液(塑瓶)每次250ml,注射用更昔洛韦钠每次0.5g,静脉输液(住院) QD;营养神经治疗:0.9%氯化钠注射液(塑瓶)每次250ml,复方脑肽节苷脂注射液每次4ml,静脉输液(住院加注) QD;
6.给予抗病理神经痛药物,缓解患者疼痛症状:加巴喷丁胶囊,0.3,口服,3次/天;
2021年6月12日复诊
患者右侧背部、胸胁部、腰部疼痛,疼痛呈抽掣样,阵发性发作,伴右侧大腿内侧、前侧、外侧及腰臀部簇集性疱疹,部分结痂,局部皮肤明显泛红,呈带状分布。夜寐欠安,纳食可,二便调。
查体:右侧大腿内侧、前侧、外侧及腰臀部簇集性疱疹,部分结痂,局部皮肤明显泛红,水泡大小不一,呈带状分布,胸椎肌肉柔软,局部轻微压痛。舌质红,舌苔薄黄,脉弦数。
治疗:中药以“清利湿热,解毒止痛”为法,具体方药如下:
北柴胡 15g        牡丹皮 15g        酒黄芩 10g        法半夏 10g        
白花蛇舌草 15g    威灵仙 15g        生地黄炭 15g      大青叶 10g        
盐泽泻 12g        甘草片 10g        板蓝根 15g        茯苓 12g         
        中药5付,每天一剂, 水煎温服,一日三次。
治疗上:予黄连软膏外用,涂抹患处,加巴喷丁口服止痛治疗。继续予穴位注射,激光疗法,隔物灸法,电针,红外线及抗病毒、营养神经等综合治疗。
2021年6月17日复诊
患者右侧腰背部、胸胁、腰部疼痛较前减轻,右侧大腿内侧、前侧、外侧及右侧腰臀部簇集性疱疹结痂,局部皮肤稍泛红,呈带状分布。夜寐欠安,纳食可,二便调。
查体:右侧大腿内侧、前侧、外侧及腰臀部疱疹结痂,局部皮肤稍泛红,呈带状分布。舌质红,舌苔薄黄,脉弦数。
1.中药以“清利湿热,解毒止痛”为法,具体方药如下:
北柴胡 15g        牡丹皮 15g        酒黄芩 10g        法半夏 10g        
白花蛇舌草 15g    威灵仙 15g        生地黄炭 15g      盐泽泻 12g        
甘草片 10g        茯苓 12g          玄参 15g          粉葛 15g         
山麦冬 15g        麸炒白术 12g      当归 15g          白芍 15g   
中药5付,每天一剂, 水煎温服,一日三次。
2. 治疗上继续予穴位注射,隔物灸法,电针,红外线及营养神经药物静滴等综合治疗。
2021年6月22日复诊
患者右侧腰背部、胸胁、腰部疼痛较前明显减轻,右侧大腿内侧、前侧、外侧及右侧腰臀部局部皮肤色素沉着,呈带状分布。夜寐尚可,纳食可,二便调。
查体:右侧大腿内侧、前侧、外侧及腰臀部局部皮肤色素沉着,呈带状分布。舌质黯红,舌苔薄白,脉细。
1.中药予行气活血通络,消解余毒为法,具体方药如下:
黄芪 30g          金钱草 30g        地黄(生) 20g    丹参 30g         
石斛 20g          海金沙 20g        牡丹皮 15g        山麦冬 15g        
枸杞子 15g        炒鸡内金 15g      秦艽 10g          板蓝根 12g        
茯神 20g          炒冬瓜子 30g      白芍 20g          桔梗 10g         
      中药5付,每天一剂, 水煎温服,一日三次。
按语:带状疱疹属于“缠腰火丹”“蛇丹”“火带疮”范畴。中医学认为发病机制是情志内伤,肝气郁结,久而化火,肝经火毒,外渗皮肤而发疱疹,湿热毒盛,气血凝滞,以致疼痛剧烈,病程延长。年老体弱者,气血亏虚,宜留后遗神经痛,对此类患者在方药中加强活血补气止痛药的应用,以促进疾病的恢复。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与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关。针刺能调整脏腑之功,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针药联合应用治疗带状疱疹是有效的方法。
                                                            规培学员:张聪
                                                            指导老师:陈建华

主题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首页|论坛|会员|中医名方方证网 ( 鄂ICP 19025034号 )

GMT+8, 2025-5-23 02:47 , Processed in 0.40537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