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中医名方方证网

11月病案

[复制链接] TA的其它主题
发表于 2021-12-7 22:54: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胃痞病是指心下痞塞,胸膈满闷,触之无形,按之柔软,压之不痛,望无胀大的疾病。现代医学中的慢性胃炎(包括非萎缩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胃下垂等疾病,在临床上出现上腹胀满不舒、早饱等主症时,均可参照胃痞病进行辨证治疗。
患者男,61岁,自诉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胃脘部胀闷不适,进食或情志过激时加重,可自行缓解,伴胃脘部嘈杂感,时有嗳气,无胃痛,反酸,腹痛,腹泻等不适,大便干结难解,三至四日一行,为黄褐色颗粒状,小便调,夜寐差,睡后易醒。舌红,苔薄黄,脉沉弦。既往无特殊病史。中医诊断:胃痞病 肝胃不和证 西医诊断: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拟以“疏肝解郁,和胃消痞”为法拟方,方药如下:柴胡10g 川芎10g 枳壳20g 白芍15g 赤芍10g法半夏 10g 党参12g 当归10g 川楝子10g 生地15g 熟地10g  白术10g 陈皮10g 香附10g 酸枣仁12g,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按:患者为老年男性,素日劳作,情志不畅,肝气亢盛,以强凌弱犯胃,胃失和降则见胃胀,又因患者性格急躁,忧思过多,肝郁化火,横逆犯胃,胃失和降则胃脘部嘈杂不适,嗳气频作。肝失条达,心神不宁,则烦躁易怒。舌红苔黄脉沉弦均为兼有肝胃不和之象方重用枳壳意在消痞除满,行气化滞,香附、陈皮疏调肝脾之气机,以助枳实化滞消痞之力,为臣药;佐以白术健脾益胃,防理气伤正,同时白术与枳实相配,一升清一降浊,清升浊降,脾胃调和,两药相须为用,理气而不伤正,柴胡功善疏肝解郁,川芎、当归活血行气以止痛,二药相合,助柴胡以解肝经之郁滞,并增行气活血止痛之效,芍药、甘草养血柔肝,缓急止痛,法半夏消痞散结,川楝子行气,生地清热滋阴,熟地滋阴补肾,酸枣仁宁心安神。全方共奏疏肝理气畅情志,消痞散结除痞满之功,清热而不伤阴,理气而不伤正。




指导老师:谈燕清
学生:李林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首页|论坛|会员|中医名方方证网 ( 鄂ICP 19025034号 )

GMT+8, 2025-5-22 22:02 , Processed in 0.33703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