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中医名方方证网

11月医案

[复制链接] TA的其它主题
发表于 2021-12-8 17: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患者刘某某,男,16岁,学生
咳嗽、胸胁疼痛已十余日,近两天来加重,呼吸、饮食皆牵引胸胁痛,咳黏痰,身微热,不恶寒,口渴纳差,溲黄。脉象浮数,舌苔薄黄。体温37.2℃,血压110/70毫米汞柱。听诊: 左肺呼吸音减弱,伴有干、湿性啰音。化验: 血色素11克,红血球400万,白血球总数12700,中性80%,淋巴球20%。放射科检查: 左肺下部纹理粗重,并可见有小片状浸润模糊阴影,余肺清楚,心膈无异常。西医诊断: 支气管性肺炎。此证系风温外袭,太阴肺失清肃,咳嗽痰稠,咳吐不爽,脉来浮数,苔现薄黄,复加少阳胆火上逆,胸胁痛楚,邪自腠理入于半表半里,病延旬余。治拟: 清太阴、和少阳,佐以化痰降气。处方:
黄芩三钱,柴胡一钱,银花三钱,葶苈子二钱,枳壳二钱,半夏三钱,陈皮二钱,杏仁二钱,苡仁三钱,甘草节二钱。
二诊: 服上药三剂,咳嗽、胸胁疼痛减轻,身热退,余症大减。化验: 白血球总数7400,中性63%,淋巴球27%,脉舌同前。仍拟原方减葶苈子,加桔梗一钱半,续服三剂。随访: 服药后,咳嗽、胸胁疼痛已止,余症亦愈,遂复学。
按: 程钟龄《医学心悟》云:“伤寒胁痛,属少阳经受邪,用小柴胡汤。杂症胁痛,左为肝气不和,用柴胡疏肝散;右为肝移邪于肺,用推气散。”又云:“凡治实证胁痛,左用枳壳,右用郁金,皆为的剂。” 此案咳嗽痰粘,脉浮数,苔薄黄,乃是风温袭于太阴,肺失清肃之证,惟胸胁疼痛,则为病兼少阳。用柴胡散郁、和少阳,黄芩、银花清热,半夏、陈皮化痰,甘草和中,葶苈、杏仁降气止咳喘,枳壳除胸胁之痛,苡仁清肺健脾,各药皆针对证候出发,故能应手取效。
                                                                          脾胃科   彭翔
                                                                       带教老师   谭燕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首页|论坛|会员|中医名方方证网 ( 鄂ICP 19025034号 )

GMT+8, 2025-5-23 04:32 , Processed in 0.33793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