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中医名方方证网

2022年2月医案

[复制链接] TA的其它主题
发表于 2022-3-17 18:51: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患者姓名:黎某某  性别:男    年龄:76岁     就诊日期:2022.2.10    复诊     发病节气:立春
主诉:发现肝癌5年,右上腹隐痛1月
现病史:患者于2016年12月1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腹帐,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于急诊查腹部CT示:肝脏占位,腹腔积液,考虑为出血,诊断为肝脏肿瘤破裂伴出血,经护胃、止血等对症治疗后药转出院,后为控制肿瘤于我院行肝动脉检塞介入3次,手木过程顺利,至2021年8月近1月,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疼痛,现为求中西医结合治疗,遂来我院就诊。
既往史:有原发性高血压病,予以硝苯地平缓释片10mg.p0.qd控制血压,控制尚可,有肾结石,腔隙性脑梗死病史。
过敏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体格检查:BP:123/70mmHg,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不大,HR:75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腹平软,剑突下压痛(一),反跳痛(一),肝、脾肋下未触及,腹水征(一),肠鸣音正常,双肾区压痛(一),叩击痛(一)。舌淡,苔白,脉沉细。
辅助检查:暂无。
中医诊断:肝癌(脾胃虚证)
西医诊断:1、肝恶性肿瘤介入栓塞后2.疼痛3、肺占位性病变4.原发性高血压病5.腔隙性脑梗6.肾结石
治法:健脾益胃
处方:
醋鳖甲24g射干 15g洒黄芩15g北柴胡15g鼠妇虫21g干盖姜6g洒大黄27g白芍30g桂枝10g葶苈子30g石苇10g法半夏10g牡丹皮30g桃仁15g人参片12g厚朴9g姜厚朴3g三七10g蜂房30g
中药3付,每天1剂,水煎服
心得体会:从中医角度将肝癌分为:早期、中期、晚期的不同病程阶段。早期患者多在体检中发现,多有慢性肝炎病史,此期患者多可采用手术及介入治疗。中医面对的多是手术及介入以后的患者。即使有初诊患者也积极建议手术或介入的同时用中药。临床以口干苦,纳差,胸胁不适,大便干,舌红苔薄,脉弦为主症。病机为肝郁脾虚,枢机不利,邪毒积聚,正虚未甚。方以小柴胡汤加味。中期患者多为手术或介入后复发,或失去手术治疗机会者,病程日久,邪气嚣张,正气亏虚已甚,表现为胁下痞块坚硬,形体消瘦,面色青黄或灰暗,或面色萎黄无华,精神不振,气力低微,纳差,食则腹胀,腹痛腹泻等。此时系毒结肝胆,正虚邪实,法当疏肝利胆,抗癌解毒,扶正祛邪。以软肝利胆汤加味;晚期多伴有肺、骨等转移灶,或肝功能持续异常、恶液质出现;腹水难消,白蛋白低下,又加反复抽取腹水或利水日久以致阴液亏耗,燥湿相混;或清热过度,脾阳受伤进而累及肾阳,以致阴阳俱损,正气大衰,症见大肉已脱,神情淡默,声低懒言,形体消瘦,臌胀水肿,口干不欲饮,形寒怯冷;而特殊之处在于患者往往表现为既有肝经热毒的口苦,舌红,眩晕,又有胃寒的喜热饮,遇生冷则胃脘胀满,畏寒,舌苔白等寒热并存的表现,而且难分难解,持续存在。表现为肝胆湿热与脾胃虚寒并存的寒热胶结之象;或湿热蕴毒,热入血分,症见消化道出血,发热,肝掌,蜘蛛痣。其治疗当以留人治病,扶正为主,祛邪为辅,以期提高生存质量,延长寿命。对于阴阳两虚,水停气滞,多选用保肝利水汤加味:半边莲、猪苓、柴胡、黄芩、半夏、生姜、大枣、鳖甲、穿山甲、生牡蛎、泽泻、茯苓、白术、厚朴、大腹皮、红参、黄芪、阿胶、附片、补骨脂、淫羊藿、干姜、麻黄等。肝胆湿热,脾阳不足以致寒热胶结者多选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湿热蕴毒,热入血分者多选用小柴胡汤合犀角地黄汤加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首页|论坛|会员|中医名方方证网 ( 鄂ICP 19025034号 )

GMT+8, 2025-5-22 21:52 , Processed in 0.35522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