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陈某,女,63岁。2021年4月25日首诊。患者诉二十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便秘,大便不爽,多年来未曾做任何治疗。1周前无明显原因出现便秘加重,大便不爽,2至3日一行,伴呃逆不适感,遂于今日来我院门诊就诊。刻下症见:大便不爽,2至3日一行,大便成形,便质软,伴呃逆,食后为甚,喜叹息,无明显发热恶寒汗出等症状,纳食可,小便可,夜寐可。舌质淡红,苔偏黄,脉缓。2021年3月曾于外院做过痔疮手术。中药处方为:乙字汤。方药如下:柴胡5g,大黄1g,升麻1.5g,甘草2g,黄芩3g,当归6g。共7剂,每剂煎成两茶杯,早晚各服一杯。体会:本患者的便秘伴呃逆考虑为痔疮术后的症状,故选用乙字汤治疗。乙字汤为日本南阳氏治疗各种痔疮良方,主治各种痔疮、大便燥结、便秘、痔核疼痛,具有消炎、清热、通便功能。方中当归和血止痛,柴胡、升麻可升提举陷,生大黄泻热通便,黄芩清热泻火解毒,甘草调和诸药解毒。现代药理学表明,本方具有抗炎、通便、抗菌和解热的作用。抗炎:柴胡中的柴胡皂苷的抗炎强度与强体松龙相似,抗肉芽肿增生比抗渗出作用强。当归水提出物能降低血管通透性,能抑制血小板释出致炎物质。甘草具皮质激素样的抗炎作用,其抗炎成分为甘草甜素及甘草次酸。通便:大黄中的致泻成分以番泻疳(去病换弋) A 作用最强,主要作用部位在大肠,使中远段结肠的张力增加,蠕动加快,但并不妨碍小肠的吸收功能。抗菌:大黄、黄芩均有广谱的抗菌作用。升麻对结核杆菌及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柴胡可抗疟原虫,抑制流感病毒,并可增强免疫细胞机能。解热:柴胡、黄芩、升麻均有解热作用。本方临床上的加减应用:若便秘严重者,加重大黄的用量,再加枳实;若痔痛明显者,加重甘草用量,再加适量加乳香、猪胆汁;若伴有痔核者,合用桂枝伏苓丸;若脱肛便血者,加黄连、生地、黑栀子、黑地榆等止血凉血药;如出血多时,加地榆、苦参、仙鹤草、槐花,炎症严重者加银花、连翘或蒲公英、黄柏等,体虚增加党参、黄芪或太子参、伏苓、龙眼肉等。饮食上忌生冷、辛辣之品,生活上避免久立、过劳,注意休息。
科室:当归堂
导师:罗涛
撰写学员:劳铭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