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孙宇杰 于 2021-10-6 20:52 编辑
张某,女,71岁,2021年8月19日就诊。患者4月前间断出现头晕、呕吐,自诉用手触摸左耳时上症加重,口干口渴,近1周症状逐渐加重。平素反复发作口腔溃疡,舌红,苔少,脉弦细。
诊断:中医诊断:眩晕 阴虚火旺 西医诊断:高血压病 处方: 银柴胡10g 胡黄连10g 地骨皮10g 滑石10g 甘草6g 炙甘草6g 生地黄10g 牡丹皮10g 当归10g 黄柏10g 砂仁3g 石膏30g 天花粉15g 玄参15g 麦冬10g 制附子3g 共7剂,水煎温服,日1剂,分2次服用。 二诊,患者诉头晕、呕吐发作频次减少,程度减轻,服药期间未出现口腔溃疡,舌红,苔少而干,脉弦细。予前方加减,处方: 银柴胡10g 胡黄连10g 地骨皮10g 滑石6g 甘草6g 炙甘草6g 生地黄10g 牡丹皮10g 当归10g 黄柏10g 砂仁3g 石膏30g 天花粉15g 玄参15g 麦冬10g 石斛10g 共7剂,水煎温服,日1剂,分2次服用。 按:潜阳丹出自清代名医郑钦安的《医理真传》,顾名思义,潜阳丹即将浮越的阳气归潜于下焦肾脏。本方由砂仁、附子、龟板、甘草四味药组成,适用于阳气亏虚之后,阴不能收敛阳气,阳气浮越于上而导致的口腔溃疡、口舌生疮、咽痛、牙龈肿痛等五官咽喉部位虚火上炎的病症。因为火的特点是向上的,如火柴点燃之后火苗是向上的,天然气燃烧时火苗也是向上的,古代的烽火台之所以可以作为报信的方式,是因为火与浓烟是向上的。 潜阳丹所治的火是虚火,阳气亏虚之后不能下潜而出现,就如残灯复明、死灰复燃一样,虽然表面上看油灯更亮、燃烧更明显,但这种现象只是昙花一现,不能长久,在人体就相对比较危险,必须进行干预来回阳救逆。所以,用潜阳丹温补人体的虚阳,以收纳使之归潜于肾脏中。方中砂仁辛温,能够宣通阳气,散出寒气,使回阳的道路障碍扫除;附子辛温,是温阳的第一要品;龟板能够滋阴,是乌龟的外壳得水的精华而生;甘草以收敛缓和。所以全方共同起到纳气归肾的作用。 临证心得:该患者以头晕、呕吐为主诉就诊,根据《中医内科学》,无论诊断为“眩晕”或“呕吐”,都无潜阳丹的主方,该防主要适用于阳气亏虚之后,阴不能收敛阳气,阳气浮越于上而导致的口腔溃疡、口舌生疮、咽痛、牙龈肿痛等五官咽喉部位虚火上炎的病症。要引起注意的是,该患者有“平素反复发作口腔溃疡”的描述,根据舌脉可辨证为“阴虚火旺”,方证、病机与之相合,故可经加减、变化后予以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