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中医名方方证网

中医治疗结肠良性肿瘤一则(11月医案)

[复制链接] TA的其它主题
发表于 2021-12-8 10:04: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xxy 于 2021-12-8 10:06 编辑

中医治疗结肠良性肿瘤一则
朱某,女,65岁,患者诉2年前无明显原因出现上腹胀痛不适,间断加重,偶有反酸,无口干,无恶心呕吐、发热恶寒、厌油黄疸等不适,未行特殊诊治,上症时轻时重。3天前患者感上症再发加重,遂来门诊就诊,门诊行胃镜检查示“ 1、胃多发息肉(切除)2、十二指肠球部多发息肉(切除)3、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糜烂、胆汁反流;电子结肠镜检查:1、乙状结肠息肉(切除)2、结肠多发息肉(切除)3、直肠多发息(肉切除)4、结肠黑病变。”症见:上腹胀痛不适,偶有反酸,纳差,寐欠安,大便不规律,夜尿频。自起病以来,神清,精神欠佳,体力下降,体重未见明显变化。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病检提示:1.(胃体)胃底腺息肉;2.(十二指肠球部)黏膜组织呈慢性炎症改变;3.(结肠)增生性息肉,部分呈管状腺瘤改变;4.(乙状结肠)管状腺瘤。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云“太阴所致为积饮痞隔”。又云《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云“脾小能行气于肺胃,结而不散则为痞”。《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指出“胃病者、腹嗔胀,胃脘当心而痛”。患者老年女性,患者情志不遂,饮食不节,中焦气机阻滞,脾胃升降失和发为胃痞病。肝胃不和,胃气上逆,故有反酸不适。脾失运化,可见乏力纳差。四诊合参,本病病位在肝、脾、胃,为虚实夹杂,属祖国医学“肝郁脾虚证”之“胃痞病”。
     中药予疏肝健脾,行气消痞法治疗,处方如下:
柏子仁 20g        郁李仁 20g        炒火麻仁 15g      北柴胡 12g        
当归 15g          白芍 15g          麸炒白术 10g      白及 10g         
仙鹤草 30g        地黄(生) 15g    合欢皮 15g        佛手 15g         
党参片 10g        炙甘草 10g        麸炒枳壳 10g      
        中药4付,每天一剂,煎药机煎药,口服(中药)。
该方采用逍遥散加减,柴胡疏肝解郁,当归、白芍养血柔肝,白术、甘草健脾养心,柏子仁、郁李仁、火麻仁共奏润肠通便之效,合欢皮安神,如此配伍既补肝体,又助肝用,气血兼顾,肝脾并治。
服用4方后,患者诉上腹部不适好转,纳一般,寐好转,故开下方:
柏子仁 20g        郁李仁 20g        炒火麻仁 15g      北柴胡 12g        
当归 15g          白芍 15g          麸炒白术 10g      白及 10g         
仙鹤草 30g        地黄(生) 15g    合欢皮 15g        佛手 15g         
党参片 10g        醋延胡索 15g      麸炒枳壳 12g      姜厚朴 15g        
石菖蒲 15g        
        中药4付,每天一剂,煎药机煎药,口服(中药)。
在上方加用延胡索活血理气止痛,石菖蒲化湿开胃。
一个月后随访:患者诉上腹部疼痛明显好转,无反酸嗳气,纳寐可,二便调。

2020级 徐小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首页|论坛|会员|中医名方方证网 ( 鄂ICP 19025034号 )

GMT+8, 2025-5-23 03:49 , Processed in 0.35929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