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中医名方方证网

十二月医案

[复制链接] TA的其它主题
发表于 2022-1-11 13:21: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向某,女,48岁,2021年12月25日初诊。
主诉:腹胀腹痛10年余,加重伴反酸、烧心半月。
现病史:患者诉1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腹痛,进食后加重,伴呃逆,无反酸烧心、恶心呕吐、厌油黄疽、发热恶寒等不适,患者曾于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行胃镜检查示“1.反流性食管炎( A 级)2.糜烂性胃窦炎3.胃多发息肉4.十二指肠炎”,患者间断治疗,上症反复发作。半月前,患者感上症明显,腹胀腹痛明显,连及上腹部,伴反酸、烧心明显,胸骨后灼痛,呃逆,嗳气,排便不规律,患者自行口服胃药(具体药物不详)后上症缓解不明显,今为求进一步诊治,到我院门诊就诊。现症见:腹胀腹痛明显,连及上腹部,伴反酸、烧心明显,胸骨后灼痛,呃逆,嗳气,排便不规律,偶有大便颜色偏深,时有心慌,无恶心呕吐、厌油黄疸、发热恶寒等不适,纳食差,大便见上述,小便尚可,夜寐尚可。舌红苔厚腻脉弦滑。
既往史:有2013年在宜昌市第二医院行“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症病灶切除术”手术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病史。否认结核等传染病病史;否认外伤、中毒、输血史。
过敏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
诊断:中医诊断:1.吐酸2.腹痛(脾虚痰阻)
        西医诊断:1.胃食管反流病2.慢性胃炎
治则:健脾化痰,和胃止痛
方药:二陈汤加减
法半夏9g 陈皮15g 茯苓15g 姜厚朴12g
麸炒薏苡仁12g 竹茹15g 海蛸20g 煅瓦楞子15g
蒲公英15g 麸炒枳壳15g 北柴胡10g 菥蓂10g
甘松10g 党参片12g 麸炒白术12g 炙甘草6g
炒鸡内金15g 炒稻芽15g 炒麦芽15g
中药6付,每天一剂,煎药机煎药,口服(中药)。
转归:患者诉诸症减轻,仍有轻微腹胀痛,饭后明显,轻微反酸,舌红苔薄黄脉弦滑。守上方6剂,嘱患者清淡饮食,注意休息。
按:患者素体脾虚,加之饮食不节,损伤脾胃,痰湿内生,气机不畅,胃气上逆,故有反酸、呃逆、嗳气;痰湿中阻,郁而化热,故有烧心、胸骨后灼痛;痰湿中阻,气机不畅,故有腹胀腹痛;脾失健运,大肠传导失职,故有排便不规律;舌脉均为脾虛痰阻之象。四诊和参,本病为虚实夹杂,病位在脾、胃、大肠,本病属祖国医学“1.吐酸2.腹痛”范畴, 证属脾虚痰阻。记录医师:王宗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11 14:4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吴某,女,2021年12月22日就诊。
主诉:头晕1周
现病史:头晕,恍惚,大便4—5天未解,口干,偶有口苦,舌红苔黄,左手脉细有力,右手脉较左手稍弱。
既往史:卵巢恶性肿瘤手术史。
过敏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
诊断:眩晕     肝阳上亢
理法方药:平肝熄风,清热活血
天麻钩藤饮加减
天麻20g     钩藤30g      决明子20g      杜仲18g      牛膝15g       槲寄生21g      
蔓荆子30g       红曲10g      白芍20g      生石膏15g     石菖蒲20g     栀子15g

                         6付,水煎服
服3劑可見頭暈緩解,大便自解,6劑盡劑,頭暈好轉,口干口苦消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首页|论坛|会员|中医名方方证网 ( 鄂ICP 19025034号 )

GMT+8, 2025-5-22 12:55 , Processed in 0.33894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