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中医名方方证网

知柏地黄汤治疗眩晕医案一则

[复制链接] TA的其它主题
发表于 2022-7-21 22:56: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患者孙某,男,70 岁。
首诊时间∶ 2022年6 月10日。
主诉∶ 头晕5 余年,加重伴耳鸣1个月。
现病史∶ 患者5 余年前无明显诱因见头晕,伴视物旋转,左侧肢体麻木无力,不伴恶心呕吐,黑朦,外医院以"高血压2 级(高危组)"治疗,好转出院,间断服药,上述症状反复出现,曾晕倒两次。近1个月来上述症状加重,伴见阵发性夜间耳鸣,脑鸣如蝉。食纳尚可,夜寐欠佳,二便正常,舌尖边红,苔白厚,脉沉细涩。
既往史∶有高血压病史 5余年,血压最高达 170/100mmHg,间断服药治疗(具体用药不详),血压控制不理想。2 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多年。曾行胆囊切除术。
中医诊断∶ 眩晕  肝肾阴虚,虚热内扰证
西医诊断∶高血压病2 级,极高危。
治法∶滋养肝肾,清降虚热。
方药:知柏地黄汤加减。
生熟地12g山药 12g知母10g黄柏10g
丹皮10g泽泻 10g山萸肉 10g 获苓15g
生杜仲 12g草决明 30g菊花12g丹参15g
磁石 30g川断 15g 川牛膝30g姜半夏 10g
14 剂。每日一剂,水煎服,早晚分服。
结果∶服药14剂后二诊时,患者耳鸣较前减轻,左侧肢体麻木无力稍有减轻,夜寐可,偶有口角流涎,二便调,舌暗红苔白,脉沉细。上方去杜仲、川断、半夏,加蝉衣6g,天麻 10g,枸杞10g,山栀10g,钩藤12g(后下),地龙10g,14 剂,用法、注意事项同前。

三诊时,患者耳鸣,左侧肢体麻木乏力进一步好转,效果明显,平素讲话时口角流涎,时有胃脘部胀满,伴嗳气,纳食一般,二便调,偶感腰酸,舌暗红,苔薄白,双侧寸关脉略滑数。上方去熟地、丹皮、知母,加砂仁6g,竹茹10g,14 剂,用法、注意事项同前。

老师讲解:《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灵枢·海论》云∶"脑为髓海",而"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髓为肾之所主。老年患者之眩晕,多有肝肾不足之体质,常引起风、火、痰、瘀上扰清空或精亏血少,清窍失养为基本病机。本例患者以眩晕耳鸣、偏身麻木、全身乏力为主症,诊断为眩晕,证属肝肾不足,虚热内扰证,治以滋养肝肾,清降虚热,方选知柏地黄汤合脑清通汤。在知柏地黄汤的基础上,加丹参活血化瘀、清心除烦、养血安神,草决明。。 清肝明目;姜半夏化痰降浊;磁石平肝潜阳、聪耳明目; 川牛膝、川断、生杜仲补益肝肾。服药 14剂后患者眩晕好转,耳鸣和肢体麻木减轻,偶有口角流涎,故原方去杜仲、川断、半夏,又善治耳鸣,天麻、钩藤平肝熄风、地龙以搜风通络、山栀以泻肝郁之火,再服 20 剂后患者主证基本好转,出现胃脘部胀满、爱气,故加用砂仁化湿行气,竹茹清热豁痰。诊治眩晕一证,因肝热血瘀者,用天麻配钩藤以平肝熄风,丹参配菊花、草决明以活血去肝经之郁热;诊治耳鸣一证,常用磁石配蝉衣药对;在应用地黄汤类时,常以生熟地并用,以取其"补中有泻,静中有动"之意。
      
                                    撰写学员:周晗      指导老师:许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首页|论坛|会员|中医名方方证网 ( 鄂ICP 19025034号 )

GMT+8, 2025-5-22 18:18 , Processed in 0.30895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