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中医名方方证网

知柏地黄丸治疗肾病医案

[复制链接] TA的其它主题
发表于 2021-1-6 22:29: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患者单xx,男,61岁。2020.12.01诊
主诉:乏力腰酸年2年
现病史及相关情况:患者乏力腰膝酸软2年,伴烦躁,夜间难以入睡,偶有头痛,双下肢水肿,纳食欠佳,大便干结,小便混浊,精神欠佳。
舌质红,舌下瘀斑,苔薄黄,脉弦细数。
既往史:既往糖尿病病史,口服二甲双胍控制血糖,血糖控制不佳,否认其他病史。
辅助检查:2020.12.01尿常规:尿蛋白2+;尿微量白蛋白425.6;2020.12.22尿常规:尿蛋白2+;尿微量白蛋白464.1
初步诊断:中医诊断:尿浊 肝肾阴虚
          西医诊断:糖尿病肾病
处理:治则:补益肝肾,利湿化浊
方药:知柏地黄丸加减
盐知母15g  盐黄柏15g 牡丹皮15g   山药 15g
生地15g    芡实 30g  金樱子肉 40g 炒僵蚕 6g
蝉蜕 3g    丹参 30g  炒莱菔子 30g  红曲 6g
黄芪 30g   陈皮 9g   水红花子 10g  鬼箭羽 30g
炒麦芽 15g炒稻芽 15g紫苏叶 6g     炒酸枣仁 18g
煅珍珠母 30g垂盆草 20g田基黄 20g  半枝莲 20g
白芍 15g
方义:知柏地黄丸出自于《医方考》,是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加黄柏、知母而合成本方,《医方论》云:“此方非但治肝肾不足实三阴并治之剂,有熟地之腻补肾水,即有泽泻之宣泄肾浊以济之;有萸肉之温涩肝经,即有丹皮之清泻肝火以佐之;有山药之收摄脾经,即有茯苓之淡渗脾湿以和之。药止六味,而大开大合,三阴并治,洵补方之正鹄”,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取其知柏地黄丸方义而调整用药,芡实、金樱子肉补肾益精,僵蚕轻浮而升阳中之阳、引气上朝于口、散逆浊之痰、蝉蜕祛风除湿解毒,二药合用而降尿中之浊,丹参、红曲、炒莱菔子化痰祛瘀,黄芪、陈皮益气,酸枣仁、珍珠母宁心安神、改善睡眠,垂盆草、田基黄、半边莲解毒护肝,全方共凑补益肝肾、利湿化浊、健脾安神之功效。
12.22复诊:患者仍腰膝酸软,乏力稍缓解,睡眠稍缓解,双下肢轻度水肿,纳食欠佳,大便干结,小便混浊,精神欠佳。舌质红,舌下瘀斑,苔薄黄,脉弦细数。
方药调整如下:
盐知母 15g        盐黄柏 15g        牡丹皮 15g        山药 15g         
地黄(生) 20g    芡实 30g          金樱子肉 30g      金樱子肉 10g      
炒僵蚕 6g         蝉蜕 3g           丹参 30g          炒莱菔子 30g      
黄芪 30g          陈皮 9g           水红花子 10g      鬼箭羽 30g        
炒麦芽 15g        炒稻芽 15g        紫苏叶 6g         炒酸枣仁 15g      
煅珍珠母 30g      垂盆草 20g        田基黄 20g        半枝莲 20g        
白芍 15g          西洋参 10g        五倍子 9g         麻黄 3g           
        中药5付,每天一剂,自煎口服,口服(中药)。
方义:在前方基础之上,西洋参益气补阴,五倍子固精降浊,麻黄取其升发之功效,以化浊。
总结:在具体分析辩证时,我们要考虑肾病与肺脾肾三脏明显相关,疾病本身所涉及脏腑及并发症所涉及脏腑,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整体出发,不能孤立的从某一症状出发考虑立法选方,准确辩证选方,患者口服药物后才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带教老师: 赵锋   科室: 肾病        规培学员:向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首页|论坛|会员|中医名方方证网 ( 鄂ICP 19025034号 )

GMT+8, 2025-5-23 04:56 , Processed in 0.36156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