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中医名方方证网

11月医案

[复制链接] TA的其它主题
发表于 2021-12-8 16:58: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治疗阻塞性顽咳一则
  孙某平,女,61岁。
  患者诉长年咳喘,迁延不愈,期间未进行相关诊治,自行服用一些中药,以及口含不明中药成分,症状可些许缓解,曾于宜昌市某中心医院行胸部CT提示:1.左肺下叶结节灶,左肺上叶支气管狭窄,远端阻塞性肺炎。2.多发结节。因患者不喜西医诊疗相关,故来我处诊治,就诊前自行进行了肿瘤特异筛查,未见明显异常。现症见:咳嗽无痰,胸中不舒,气喘乏力,晨起、睡前尤甚,自觉喉中痰鸣,纳差,口中黏腻,舌淡苔白,舌下紫暗瘀曲,脉弦滑。
  处方:麻黄3g,杏仁10g,生甘草6g,苍术15g,桂枝10g,茯苓20g,赤芍15g,桃仁15g,牡丹皮15g,陈皮15g,半夏10g。7剂,配方颗粒,日一剂。
  二诊:患者诉两剂始有痰,痰能咳出,呈淡绿色,7剂尽,咳喘较前大好,仍有少量白痰,余症状皆平。
  处方:麻黄3g,甘草6g,苍术15g,桂枝10g,茯苓20g,赤芍15g,桃仁15g,牡丹皮15g,陈皮15g,半夏10g,芥子10g,紫苏子10g,莱菔子10g,薏苡仁30g。7剂,配方颗粒,日一剂。
  三诊:患者诉二诊方一剂咳喘止,第二天晨起无痰,余无不适。嘱巩固,服尽。
  按:《内经》言之诸气者皆属于肺,肺以宣畅肃降为顺,逆则为咳。清·陈修园云:“肺为脏腑之华盖,……只受得本脏之正气,受不得外来邪气,客气干之,则呛而咳矣。”此案患者年久劳伤瘀血结于胸中,瘀血者,病气也,瘀阻肺络,宣肃不利。故以桂枝茯苓丸合和解止咳之药,以通而和之。《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曰:“妇人素有癥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癥痼害。妊娠六月动者,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也。下血者,后断三月,衃也。所以血不止者,其癥不去故也,当下其癥,桂枝茯苓丸主之。”此见桂枝茯苓丸是古代的下死胎方,治疗妇人小产,下血过多,子死腹中,而服之可下,故《妇人大全良方》亦将本方称为夺命丸。然,胡希恕曾予桂枝茯苓丸治疗哮喘,引发笔者深思,故尝试将此方用于伴有宿瘀的年久顽咳,疗效显著。方内桂枝、芍药一阴一阳,茯苓、丹皮一气一血,可平调阴阳,桃仁化瘀。再予麻黄汤,取少许麻黄,既宣肺平喘,又可提胸中阳气而不伤津液,《神农本草经》:"麻黄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症坚积聚。"患者年高,全方再加陈皮、半夏、苍术,取六君之义,益气健脾,改善纳差,又可助化痰除瘀之力。一诊后,两剂中病,效佳。二诊时,患者始排痰,又因患者长期饮食不佳,故以方中再加三子养亲汤,本方原治老年人中气虚弱,运化不健,水谷精微化为痰,痰壅气逆,肺失肃降,以致食少痰多,咳嗽喘逆等,现取其添排痰之力,方中白芥子温肺利气,快膈消痰;紫苏子降气行痰,使气降而痰不逆;莱菔子消食导滞,使气行则痰行。患者二诊一剂中病,愈。全方合用,注重病因病机,化痰、除瘀、兼顾中焦,是为速效之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首页|论坛|会员|中医名方方证网 ( 鄂ICP 19025034号 )

GMT+8, 2025-5-23 04:58 , Processed in 0.31784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