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胆汤加减治疗抑郁状态 患者刘某某,男,66岁,首诊时间:2021年12月29日;
主诉:心情抑郁、情绪不宁半年余。 现病史及临床表现: 患者半年前因家人生病出现心情抑郁、情绪不宁,喜叹息,近期感上述症状日渐加重,甚至出现不能自控的嚎啕大哭,影响正常生活,遂至我院门诊就诊。现症见:患者心情抑郁、情绪不宁,喜叹息,易胆怯,精神欠佳,纳食尚可,无腹胀呃逆,口干口苦,夜寐欠佳,小便调,大便不成形。舌质红,少苔有裂纹,舌下络脉瘀,脉弦细。 既往史:既往否认乙肝、结核、甲亢、甲减等传染病史,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病史,否认其它手术史。 辅助检查:外院体检报告:总胆固醇 4.2mmol/L,低密度脂蛋白 3.24.2mmol/L。血压140/95mmHg。 初步诊断:中医:郁证(肝气郁结兼瘀证) 西医:抑郁状态 处理意见: 1. 中药以“疏肝解郁,活血化瘀”为法辩证施治,温胆汤加减: 牡丹皮 10 g 焦栀子 15g 淡豆豉 15g 甘草 6g 当归 10 g 北柴胡 12g 白芍 15g 茯苓 10g 白术 10g 生姜 6g 薄荷 9g 黄芪 15g 代赭石 12g 珍珠母 30g 知母 12g 玄参 15g 天花粉 15g 焦山楂 10g 中药7剂,每天一剂,开水冲服,日3次。
2022年1月5日二诊:患者诉症状较前缓解,但仍有悲喜不能自控,口干口苦,夜寐欠佳。舌红苔黄燥,脉弦细。 治则:清热除烦,养血安神;酸枣仁汤合黄连阿胶汤加减: 酸枣仁 15 g 甘草 6g 知母 12g 茯苓 15g 川芎 12g 当归 12 g 黄连 9g 阿胶 3g 厚朴 15 g 玄参 12g 麦冬 10g 代赭石 12g 煅磁石 30g 琥珀 15g 中药7剂,每天一剂,开水冲服,日3次。
按:抑郁症是当今社会的高发病,随着社会竞争激烈患抑郁症的人数日趋争多,温胆汤是南宋陈无择为治疗“心虚胆怯证”而设的名方,如今却成为治疗抑郁症的神奇妙方。现将我随带教老师应用温胆汤治疗抑郁症的心得体会浅谈如下。
温胆汤由半夏,陈皮,茯苓,竹茹,枳实,甘草,生姜,大枣组成。现多用于痰火型抑郁症,从此方看来,半夏辛温,燥湿化痰,竹茹甘寒,清热化痰,枳实辛苦微寒,降气导滞消痰,陈皮理气而化痰,茯苓健脾渗湿,以杜生痰之源,甘草,生姜,大枣固护中焦以绝生痰之源。纵上所述此方虽为“心胆虚怯”证而设,在我看来治疗痰火型抑郁症尤为适宜,纵观古籍痰与抑郁症的关系密切,而痰与脏腑的关系尤为密切。
中医认为肝为将军之官主疏泄,调情志,肝气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机。促进精血津液的的运行输布,脾胃之气的升降,胆汁的分泌排泄以及情志的舒畅等作用,肝气的疏泻功能正常发挥则气机调畅。脏腑,形体,官窍等的功能活动也稳定有序。肝气的疏泻功能失常,肝气不舒,疏泄失职,气机不得畅达,津液输布不畅,聚而生痰,痰随郁气上扰清窍,神机失用,故患者易出现失眠,表情淡漠,寡言少语,悲观厌世,常叹息,易悲易怒。魏之秀《续名医类案》说“肝为万病之贼”。朱丹溪说:“善治痰者,不治病而先治气,气顺则一身之精液亦随气而顺矣”。“痰之为物(患),随气升降,无处不到。”由此可见肝与痰及抑郁症的关系极为密切。
跟诊导师:脑病科段绮云 跟诊学生:2020级向娇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