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某,女,50岁,2019年12月18日就诊,患者诉脘腹胀满多年,时轻时重,既往有“慢性胃炎”病史,患病以来曾自服保和丸、人参健脾丸等中成药治疗,偶有缓解。患者本周因“子宫内膜复杂型增生术后复查”收住我院妇产科,行宫腔镜检查术后,近两日上腹胃脘胀满不适,尤其于进食后加重,畏寒喜暖,食欲不佳,睡眠质量差。刻下证见:患者形体偏瘦,腹部稍膨胀,舌淡有齿痕,苔白,脉弦细。 诊断:中医诊断:痞满 肝胃不和 西医诊断:慢性胃炎 处方: 柴胡10g 黄芩10g 法半夏10g 苍术20g 厚朴30g 陈皮10g 木香6g 砂仁9g 炒谷芽15g 鸡内金10g 炒麦芽15g 建曲10g 共7剂,水煎温服,日1剂,分3次服用。 复诊,患者诉脘腹胀满已不明显,矢气明显增多,食欲渐佳,二便调。现仍感精神欠佳,睡眠质量差,畏寒喜暖。刻下证见:舌淡有齿痕,苔白,脉细弱。 处方: 柴胡10g 黄芩9g 苍术15g 厚朴30g 陈皮9g 茯苓15g 炒枳实10g 炒谷芽9g 炒鸡内金9g 炒麦芽9g 木香9g 砂仁3g 沉香曲1袋 龙骨15g 煅牡蛎15g 合欢皮15g 共5剂,水煎温服,日1剂,分3次服用。
临证心得:小柴胡汤为太阳病初传少阳病主方,但其功用并不只限于此,不论伤寒、杂病,凡有其证皆宜用之。《伤寒》101条有云“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私以为,仲景独列此条不仅意在补充说明小柴胡汤,更在于鼓励后世医家打开思路、举一反三,抓住主证将小柴胡汤的功用推而广之。 秉此精神,再看此案肝胃不和之痞满。患者痞满的主要病机便是中焦气机不畅,对照《伤寒论》96条,小柴胡汤本证病机在于邪入少阳、正邪分争、枢机不利,条文中有几个与“枢机不利”最为相关的证候论述——“胸胁苦满”“胁下痞硬”,此乃经气不利所致;“不欲饮食”“喜呕”“腹中痛”诸证,是木郁乘土、胃失和降、脾失健运的结果。可以看出,小柴胡汤证中包含着后世所谓“肝胃不和”的病机(肝胃不和或可归于少阳病),与患者自觉脘腹胀满多年、时轻时重、偶有纳呆便秘之病机相合,舌淡有齿痕、苔白、脉弦细亦为土虚木乘之征。简言之,小柴胡汤证囊括的病机十分广泛,其中就涵盖了本案的痞满,在实际的临床运用中,只要抓准了主证,并根据具体情况将小柴胡汤适当加减,以增强或减弱其主要功用的某些方面,就有可能收获较好的疗效。 撰写人:孙宇杰 审阅人:李浩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