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中医名方方证网

小青龙汤治疗小儿外感咳嗽体会

[复制链接] TA的其它主题
发表于 2021-1-11 16:49: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青龙汤治疗小儿外感咳嗽体会
初诊:20201217
姓名:崔某    年龄:5    性别:男  
主诉:咳嗽1
现病史:患儿家属诉患儿1周前着凉后出现阵发性咳嗽,咳嗽剧烈,夜间尤甚,鼻塞,鼻流清涕,白天尤甚,饮食欠佳,无恶寒发热等其他不适,于当地卫生院就诊,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小儿豉翘颗粒,疗效欠佳,今来我院门诊就诊。刻下症:咳嗽有痰,痰色白质清稀、量一般,鼻塞,鼻流清涕,白天尤甚,无恶寒发热,无咳血盗汗等其他不适。病程中,患儿神清、精神可,纳差,二便正常。
查体:咽部略红,扁桃体不肿,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痰鸣音。舌淡红苔白腻,脉浮,指纹显露至风关。
辅检:20201210日当地卫生院血常规未见明显异常。
中医诊断:外感咳嗽( 风寒犯肺)
西医诊断:急性支气管炎
治法:疏风散寒,化痰止咳
方药:麻黄 3g     陈皮 5g     桂枝 5g      细辛3g( 先煎)
     干姜 5g     五味子 5g   半夏 5g      白芍 10g
     炙甘草 6g   紫苏叶 10g  冬瓜子10g    砂仁 5g ( 后下)
          5剂,水煎服,每日一剂,少量频服。
嘱患儿忌生冷油腻,避风寒。患儿服药两剂后症状明显减轻,服药五剂后,咳嗽基本消失,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痰鸣音。
辨病辩证:患儿以咳嗽咳痰为主症,属中医“咳嗽”范畴。患儿感受寒邪,肺卫不固,故鼻塞、鼻流清涕。卫外机能未固,寒邪由表而入,侵袭肺系,邪郁肺经,痰阻肺络而致咳嗽。患儿口服抗生素及小儿豉翘颗粒,致脾失健运,水谷不能化生,反而酿成痰液,上贮于肺,致使肺气不得宣畅而引起咳嗽有痰。日西则阳气已虚,气门乃闭,夜间小儿咳嗽症状加重。患儿舌淡红苔白腻,脉浮,指纹显露至风关,肺感受寒邪。四诊合参,本病属于祖国医学“风寒犯肺”证型。
按语:《活幼心书》 中道:“咳嗽者,固有数类,但分寒热虚实,随症疏解,初时未有不因感冒而伤于肺。”指出小儿咳嗽多由外感引起,故咳嗽早起应以疏散外邪,宣通肺气为主要法则。若咳嗽迁延日久,伤及肾阳,则须用滋肾收敛之药。小青龙汤出自《伤寒论》“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主治表寒里饮,寒象较甚者。故根据小儿生理病理特点,治以温肺化痰。此方中使用麻黄、桂枝解表祛邪,而且麻黄具有宣肺、平喘之功,桂枝具有温阳行气化饮之力,配伍五味子收敛肺气、白芍养血和营,半夏还可和胃降逆、燥湿化痰,配伍紫苏叶有散寒解表、宣肺止咳,冬瓜子化痰,砂仁具有化湿行气,炙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疏风祛邪、止咳化痰的功效。
                             规培学员:张聪              指导老师:陈建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首页|论坛|会员|中医名方方证网 ( 鄂ICP 19025034号 )

GMT+8, 2025-5-23 02:30 , Processed in 0.45991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