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中医名方方证网

11月份医案

[复制链接] TA的其它主题
发表于 2021-12-8 17: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陈XX,女,48岁,2020年3月24日初诊。5年前起经常有头晕,血压不稳定,波动在190~140/120-90毫米汞柱之间。心慌,虚烦懊,胸膺有时发闷,形体逐渐发胖,四肢自觉发胀,腿软沉重。腰部酸痛,睡眠欠佳,入睡困难多梦,小便频而短,大便正常,据某医院检查为: 1.高血压,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以脏病(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脉沉迟、舌质正常,后根苔薄黄腻、血压168/98毫米汞柱。病由阳虚湿胜,治宜温阳利湿。
处方:党参30g生白术15g获苓15g白芍12g附子6g桑寄生20g狗脊(炮)15g杜仲15g龙骨(打)15g牡蛎(打)15g,5付
2020年4月6日复诊:服药后腰已不痛, 上午头晕已微, 下午尚晕,晚间少腹隐痛,脉沉细迟,舌暗红无苔,虽阳虚湿胜,阴亦不足,治宜阴阳兼顾,温阳益阴法.
处方:守上方+附子10g熟地15g川楝子(炮)10g   5付。
2020年4月14日三诊:服药后头晕又减,虚烦懊,脐下腹痛俱见好转,纳谷尚可,睡眠仍不佳,血压118/78毫米汞柱,脉弦缓,舌正常无苔,病势已减,仍宜温阳益阴。
处方:守上方+获苓15g、枸杞子15g  5付。
2020年5月11日四诊:服上药后头晕心烦未作,血压稳定而正常,最近胸膺憋闷不舒,唾眠欠佳,有时因憋气而惊醒,饮食尚好,大便正常,小便次数多,脉左沉微弦滑,右沉迟,舌质正常无苔,服温阳益阴之剂,头晕心烦虽解,而胸中阳不足以致湿痰阻滞,心气不宁,治宜调心,温化痰湿。
处方:茯苓15g  法半夏15g 枳实(炒)10g竹茹10g 远志(炙)15g菖蒲10g枣仁20g党白术15g生姜二片小麦(炒)20g大枣(劈)10g  5付(隔日),随访诸可

安: 患者头晕血压高,然而脉沉迟、沉细迟皆阳虚阴盛之象,舌质不红,形体发胖,四肢自觉发胀沉重,困倦乏力,小便频数,综合脉证又为阳虚湿盛之征,法宜温阳理湿,若误用苦寒清热之剂,则更损真阳,致使阴阳更失平衡,病情必因此而增变。蒲老用附子汤温阳益气利湿,龙骨、牡蛎养阴潜镇虚阳,佐以桑寄生、狗脊、杜仲、枸杞子补益肝肾,此方略予增减共服十五剂而头晕心中虚烦皆除,血压降至正常。但胸膺憋闷,睡眠欠佳,改以十味温胆加减,调心气,化痰湿善其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首页|论坛|会员|中医名方方证网 ( 鄂ICP 19025034号 )

GMT+8, 2025-5-23 02:29 , Processed in 0.47716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