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中医名方方证网

2022年2月

[复制链接] TA的其它主题
发表于 2022-3-18 08:36: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xy13693103112 于 2022-4-18 16:42 编辑

于某,男,75岁。2022年2月11日初诊。患者诉胃脘部满闷不适,按之不痛,时腹胀、嗳气、烧心、泛酸,于外院行电子胃镜提示:“非萎缩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予以西药抑酸护胃等对症治疗月余,症状缓解,但反复发作,时轻时重,故来就诊。刻下:胃脘部满闷不适,按之不痛,时腹胀、嗳气、烧心、泛酸,纳差,眠可,大便2日1行,舌淡红,边有齿痕,苔黄腻,脉滑数。
中医诊断:胃痞 寒热错杂。
处方如下:
半夏10g      黄芩10g     干姜10g     黄连8g
吴茱萸6g     旋覆花15g   代赭石20g   海螵蛸30g
防风15g      厚朴20g     炒麦芽35g   藿香15g
煅瓦楞子30g  炙甘草10g   大枣10g
                 共7剂,水煎服,日一剂,分3次服
嘱患者忌生冷黏腻辛辣之品。二诊时患者诉胃脘部满闷、腹胀、嗳气减轻,舌苔转薄黄,调药后继服七剂。
按:半夏泻心汤方由半夏、黄芩、干姜、人参、炙甘草、黄连、大枣组成,是和中消痞,降逆止呕之剂。《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云:“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亦有“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半夏泻心汤临床应用广泛,尤其对胃肠相关疾病的治疗,疗效确切,为临床常用方剂。《伤寒论》云:“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旋覆代赭汤方由旋覆花、人参、生姜,代赭石、炙甘草、半夏、大枣7味药物组成。本例因脾胃素弱,复因饮食不节,致使邪热内陷,寒热之邪错杂于中,阻滞气机,而现心下痞,按之不痛,腹胀、嗳气、泛酸等症。治宜和中降逆消痞,方选半夏泻心汤合用旋覆代赭汤。方中姜、夏辛温散寒,降逆止呕;芩、连苦寒泄热;黄连与吴茱萸(左金丸)配伍海螵蛸、瓦楞子,以增泄热制酸之效;藿香、防风芳香化湿,升腾胃气;厚朴、炒麦芽消除胀满,宽中开胃;旋覆花、代赭石,降逆止呕;炙甘草,大枣补益脾胃,以健中宫。诸药相伍,辛开苦降,寒温并用,痞满得除,胃气得降,升降相因,诸症得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首页|论坛|会员|中医名方方证网 ( 鄂ICP 19025034号 )

GMT+8, 2025-5-22 21:40 , Processed in 0.30890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