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中医名方方证网

针灸治疗眩晕一例

[复制链接] TA的其它主题
发表于 2021-4-26 19:56: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针灸治疗眩晕一例
曹某,男,59岁,2021年4月1日初诊。
初诊: 2021年4月1日
主诉:眩晕2月余,加重伴头痛3日
现病史: 患者已眩晕2月,头颅胀痛,兼有耳鸣,虽经医治,未得显效,现眩晕如故,动则尤甚,时欲泛恶,两耳作痒,腹胀胸闷。脉来寸口左缓,右弦滑,颔厌强实,太冲、太溪盛大,舌边红,苔薄。
辅助检查:无
中医诊断:眩晕                  中医证型:肾气不足,肝木失涵
西医诊断:眩晕
处理:
治则: 益肾柔肝,佐以化浊
处方:风池(双)-,百会-,翳风(双),中渚(双)-,太溪(双)-,复溜(双)+,丰隆(双)-,太冲(双)-,三阴交(双)+。
手法:提插捻转补泻。
二诊:2021年4月5日
    眩晕稍减,纳呆脘闷均有好转,寸口脉左右趋于平衡,颔厌偏亢,太溪仍大,太冲略静。唯痰浊尚盛,根蒂未拔。
处方:百会-,风池(双)-,神门(双)-,太溪(双)-,行间(双)-,关元+。
手法:提插捻转补泻。
中药:
羚羊尖粉0.6g(代,先吞)      石决明30g     磁朱丸15g
玳瑁15g(先煎) 竹沥12g      半夏12g       陈皮6g
郁金6g          白芍9g       枸杞子9g
4剂,水煎服,日1剂。
三诊:2021年4月8日
予滋肾柔肝、息风化浊后,痰湿渐化,眩晕亦止,脉症相安。停治1周观察。
处方:风池(双)-,内关(双)-,关元+,太溪(双)+,丰隆(双)-,行间(双)-。
四诊:2021年4月15日
停治1周,诸症皆平,近因琐事暴怒,厥阴气火陡盛,脾胃湿痰因肝火鼓激,上蒙清空,以致眩晕复作,面赤烘热。脉来弦细,右大于左,太冲脉弦,颔厌又亢。治以柔肝化浊。
取穴:风池(双)-,颔厌(双)-,百会-,关元+,太溪(双)+,丰隆(双)-,行间(双)-,中脘-。
手法:提插补泻法。
中药:磁朱丸15克(包煎),石决明24克(先煎),夏枯草9克,穞豆衣9克,生白芍9克,枸杞子9克,竹茹4.5克,杭白菊9克,首乌藤9克,玳瑁片9克(先煎)。3剂
五诊:2021年4月22日
     眩晕渐平,脉来转静,舌苔薄黄带腻。肝阳稍潜,而痰浊未化,法当滋水涵木,扶土化浊。
      取穴:风池(双)-,百会-,颔厌(双)-,关元+,太溪(双)+,丰隆(双)-,行间(双)-,中脘-。
      中药:磁朱丸15克(包煎),石决明24克(先煎),夏枯草9克,大白芍6克,枸杞子9克,竹茹4.5克,枳壳9克,茯苓9克,杭白菊9克。2剂。
六诊:2021年4月29日
眩晕复平,脉症相安,再停药观察。
取穴:风池(双)-,颔厌(双)-,百会-,关元+,太溪(双)+,丰隆(双)-,行间(双)-,中脘-。
手法:提插补泻法。
讨论:此例患者,年逾七八,肾气已衰,水亏于下,火炎于上,木失水涵,风阳乃动,风火相煽,挟痰上凌清空。究其病本。,患在肾亏。颔厌脉实,为风阳上盛之象;太冲、太溪盛大,为龙雷气火虚炎之故;舌边红,肝胆火炽所致;苔腻,风火挟痰之征。故用益肾柔肝之法。
                                              规培医师:孔令轩
                                              带教老师:雷华平
                                              时间:2021.4.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首页|论坛|会员|中医名方方证网 ( 鄂ICP 19025034号 )

GMT+8, 2025-5-23 01:30 , Processed in 0.53097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