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中医名方方证网

11月医案

[复制链接] TA的其它主题
发表于 2021-12-8 10:02: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1月医案
张某,女,25岁。2021年11月17日初诊。患者诉10天前受凉后出现咽痛、鼻塞、流清涕,自行服用莲花清瘟颗粒3天,鼻塞流涕好转,但出现咳嗽咳黄脓痰,现来就诊,刻下症见:咳嗽,咳黄脓痰,痰量较多,咽痛咽痒,偶有鼻塞,少量黄白涕,恶寒恶风,无汗,不发热,口渴喜热饮,纳食可,眠一般,大便黏滞,小便偏黄,舌暗红,有齿痕,苔薄黄,脉浮数。
中医诊断:咳嗽 外寒内热。方药:止嗽散加味。
处方如下:
白前15g       紫菀15g      前胡10g     桑叶12g
蜜枇杷叶10g   桔梗12g      干姜6g      木香10g
黄芩10g       姜半夏12g    竹茹12g     甘草6g
醋五味子12g   紫苏梗12g    款冬花12g   浙贝母10g
                 共3剂,水煎服,日一剂,分3次服
患者服药1剂,咳嗽咽痒减轻,痰色由黄转白,痰量减少,3剂后,病去。
按:本例咳嗽由感冒发展而来,外感寒邪,内有里热,咳嗽为主症,又兼恶寒恶风、不发热、鼻塞等表症。治疗以咳嗽为主症、恶寒发热不显的感冒,教材上有两个方:止嗽散和桑菊饮。前者适于寒热病性不显的,后者适于风热的。肺为娇脏,易伤难愈,用药要温润和平,不寒不热。对于解表药,可选辛凉解表药,不会助里热,如桑叶等;也可选辛温解表药,但清里热就要选择专门的寒凉清热药;或者用非常平和的辛温解表药,如荆芥、防风、紫苏等。此案以不碍邪的止咳药为主,配伍较平和的解表药和凉性的化痰药,用止嗽散加减,全方 “温润和平,不寒不热,既无攻击过当之虞,大有启门驱贼之势”,方用两个不碍邪的专业止咳药一—紫菀、百部,且贝母、白前、桔梗、竹茹、枇杷叶、款冬花、甘草等均有止咳作用,明显是以止咳为首要考虑的。桔梗开宣肺气,兼有化痰作用,白前降肺气,两味相配,一升一降,体现出宣,对肺气来说,一宣一降,能够化痰止咳,是常用配伍。百部平性,紫菀偏温,既能入气分,又能入血分,温而不燥,润而不腻,新久咳嗽皆宜,不管是寒热咳嗽,配伍得当,这个组合都能使用。甘草功兼佐使之用,既可以和桔梗利咽止咳,如《伤寒论》桔梗甘草汤清利咽喉,也能调和诸药。全方思路清晰,轻重分明,效果非常迅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首页|论坛|会员|中医名方方证网 ( 鄂ICP 19025034号 )

GMT+8, 2025-5-23 03:58 , Processed in 0.30517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