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中医名方方证网

小柴胡汤合平胃散加减治痞满案

[复制链接] TA的其它主题
发表于 2021-1-6 20:05: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杜某,,50岁,2019年12月18日就诊,患者诉脘腹胀满多年,时轻时重,既往有“慢性胃炎”病史,患病以来曾自服保和丸、人参健脾丸等中成药治疗,偶有缓解。患者本周因“子宫内膜复杂型增生术后复查”收住我院妇产科,行宫腔镜检查术后,近两日上腹胃脘胀满不适,尤其于进食后加重,畏寒喜暖,食欲不佳,睡眠质量差。刻下证见:患者形体偏瘦,腹部稍膨胀,舌淡有齿痕,苔白,脉弦细。
诊断:中医诊断:痞满 肝胃不和
西医诊断:慢性胃炎
处方:
柴胡10g   黄芩10g   法半夏10g  苍术20g
厚朴30g   陈皮10g   木香6g     砂仁9g
炒谷芽15g 鸡内金10g 炒麦芽15g  建曲10g
7剂,水煎温服,日1剂,分3次服用。
复诊,患者诉脘腹胀满已不明显,矢气明显增多,食欲渐佳,二便调。现仍感精神欠佳,睡眠质量差,畏寒喜暖。刻下证见:舌淡有齿痕,苔白,脉细弱。
处方:
柴胡10g    黄芩9g    苍术15g    厚朴30g
  陈皮9g     茯苓15g   炒枳实10g  炒谷芽9g
  炒鸡内金9g 炒麦芽9g  木香9g     砂仁3g
  沉香曲1袋  龙骨15g   煅牡蛎15g 合欢皮15g
5剂,水煎温服,日1剂,分3次服用。

临证心得:小柴胡汤为太阳病初传少阳病主方,但其功用并不只限于此,不论伤寒、杂病,凡有其证皆宜用之。《伤寒》101条有云“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私以为,仲景独列此条不仅意在补充说明小柴胡汤,更在于鼓励后世医家打开思路、举一反三,抓住主证将小柴胡汤的功用推而广之。
秉此精神,再看此案肝胃不和之痞满。患者痞满的主要病机便是中焦气机不畅,对照《伤寒论》96条,小柴胡汤本证病机在于邪入少阳、正邪分争、枢机不利,条文中有几个与“枢机不利”最为相关的证候论述——“胸胁苦满”“胁下痞硬”,此乃经气不利所致;“不欲饮食”“喜呕”“腹中痛”诸证,是木郁乘土、胃失和降、脾失健运的结果。可以看出,小柴胡汤证中包含着后世所谓“肝胃不和”的病机(肝胃不和或可归于少阳病),与患者自觉脘腹胀满多年、时轻时重、偶有纳呆便秘之病机相合,舌淡有齿痕、苔白、脉弦细亦为土虚木乘之征。简言之,小柴胡汤证囊括的病机十分广泛,其中就涵盖了本案的痞满,在实际的临床运用中,只要抓准了主证,并根据具体情况将小柴胡汤适当加减,以增强或减弱其主要功用的某些方面,就有可能收获较好的疗效。
撰写人孙宇杰 审阅人李浩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首页|论坛|会员|中医名方方证网 ( 鄂ICP 19025034号 )

GMT+8, 2025-5-23 03:00 , Processed in 0.48160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