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中医名方方证网

通腑化瘀治疗胸痹

[复制链接] TA的其它主题
发表于 2021-3-1 20:00: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通腑化瘀治疗胸痹
提要:从六经辩治入手论治胸痹,从少阳阳明合病夹瘀血阻络立论,选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化裁,疗效显著。
周某,男,69岁,门诊号35187659.
2019年9月15日首诊:患者精神差,诉胸闷短气,疲乏嗜睡,无明显胸痛,伴头昏,无视物旋转,胸胁隐痛,口苦,咽干思饮,纳差,大便秘结,3-5日一行,查体可见口唇紫绀,面色暗,形体肥胖,足跗浮肿,按之凹陷,小便数。舌暗红,舌尖有瘀点,苔黄腻,脉沉细。
诊断:胸痹(少阳阳明合病,夹瘀血内阻)
治则:和解通腑,化瘀通络
处方: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当归芍药散
柴胡20g   黄芩12g    法半夏20g   炒枳壳20g
大黄6g    赤芍20g    甘草10g     桂枝15g   
茯苓30g   牡丹皮15g  桃仁20g     当归15g
川芎15g   泽泻30g    白术10g
中药4付,自煎口服,每日一剂。
9月22日,二诊,患者诉胸中较前舒畅,无明显短气,精神好转,胸胁部已无明显不适,大便2-3日一行,夜寐不安,睡眠浅,舌暗红,舌尖有瘀点,苔薄腻,脉沉细。处方:
柴胡20g   黄芩12g    法半夏20g   炒枳壳20g
大黄9g    赤芍20g    甘草10g     桂枝15g   
茯苓30g   牡丹皮15g  桃仁20g     当归15g
川芎15g   泽泻30g    白术10g     山茱萸30g
石斛20g
中药7付,自煎口服,每日一剂。
共7付,服完后,患者已无明显不适,全身舒畅,无明显乏力,继服用此方半月,已恢复如常。
   本患者因有乏力、短气、纳差等,很易看作虚症,但如能仔细辨证,则不难发现,患者有口苦、咽干思饮、胁肋部隐痛、头晕、饮食欠佳均属少阳症候,大便干结、苔黄腻此属阳明,口唇紫绀、面色暗、舌暗红、舌尖有瘀点为有瘀血的特征,因此,本例证属少阳阳明合病并挟瘀血,故用大柴胡汤和解少阳阳明,并以桂枝茯苓丸祛除瘀血。患者足跗浮肿,按之凹陷,此属血水不和,水湿泛溢,当用当归芍药散血水同治。回过头来分析患者的短气,乏力,纳差等,并非因虚所致,而是瘀血,气滞不舒所致,辩证时当仔细鉴别。《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篇》第二条曰:“平人无寒热,短气不足以息者,实也。”正是说胸痹心痛多邪实之证。
   二诊时,患者睡眠不安,加山茱萸30g,患者阳浮不潜,上扰神明,故不能入寐,而山茱萸具有酸涩收敛之功,能使浮阳潜藏于阴,辨证施治的基础上加入该药治疗失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方中加有石斛,此药可以濡润脉道,扩张血管,从而促进血液循环,能够显著改善血瘀症状。
  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的合方使用见于日本医家汤本求真《皇汉医学》,这本著作的基本内容是以张仲景的《伤寒论》为基础。胡希恕先生也在临床常用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治疗哮喘、肝炎、脑梗、癫痫等疾病都有显著的疗效,黄煌使用此合方更加注重患者的体质状态、临床表现和腹诊表现,扩大了其治疗范围,循环系统疾病的高血压、高脂血定、糖尿病、脑梗死、静脉曲张;消化系统疾病的脂肪肝、胆结石、痔疮;妇科疾病的子宫肌瘤,乳腺增生,痛经均有用此合方的机会。罗涛医生在临床也常用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治疗多种胃肠道疾病,均获得良好疗效,此合方辩证要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体型:体型偏胖,体壮实。
2、头面五官症状:头晕,头痛,口干口苦,唇暗紫红,面暗红,面油。
3、躯体症状:胃胀,泛酸,气短乏力,嗳气,胸胁苦满,心慌,腰疼,食欲旺盛,下肢浮肿,下肢抽筋,关节不利。
4、精神症状:入睡困难,易醒,心烦易怒,多梦。

                                    编辑整理:2019级 余精灵
                                    审阅人:罗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首页|论坛|会员|中医名方方证网 ( 鄂ICP 19025034号 )

GMT+8, 2025-5-23 00:23 , Processed in 0.31905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