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中医名方方证网

易黄汤加减治疗带下案

[复制链接] TA的其它主题
发表于 2021-11-1 17:53: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孙宇杰 于 2021-11-1 17:54 编辑

撰写人:孙宇杰 审阅人:李浩然
   杜某,女,53岁,2021年4月29日就诊。患者1周前出现肛门坠胀伴上腹胀满不适,带下色黄、量多,偶有嗳气、反酸,矢气频多,无便血、黑便,舌红,苔黄腻,脉滑。
诊断:中医诊断:带下病(黄带)  湿热下注
   西医诊断:1.阴道炎
         2.慢性胃炎
处方:
北柴胡10g    麸炒枳实15g  白芍15g    炙甘草6g
白果仁10g    芡实6g     盐车前子15g  盐黄柏10g
山药9g       麸炒苍术20g  薏苡仁20g   牛膝10g
大黄6g      虎杖20g    土茯苓30g   滑石10g
益母草粉1袋
共3剂,水煎温服,日1剂,分3次服用。
二诊,患者诉肛门坠胀减轻,带下较前减少,仍有上腹胀满不适,嗳气、反酸,较前缓解。予前方加减,处方:
北柴胡12g    麸炒枳实12g  白芍15g      炙甘草6g
白果仁10g    芡实12g      盐车前子15g  盐黄柏10g
山药9g       麸炒苍术20g  薏苡仁20g    牛膝10g
大黄6g       虎杖20g      土茯苓30g    滑石10g
益母草粉1袋
共7剂,水煎温服,日1剂,分3次服用。
按:带下的量明显增多,色、质、气味发生异常,或伴全身、局部症状者,称为“带下病”,又称“下白物”、“流秽物”。相当于西医学的阴道炎、子宫颈炎、盆腔炎、妇科肿瘤等疾病引起的带下增多。主要病因是湿邪,如《傅青主女科》说:“夫带下俱是湿症。”带下而色黄者,宛如黄茶浓汁,其气腥秽。该患者带下色黄、量多。黄带下为妇科常见疾患,带下量多,呈黄色,质稠,气味腥臭,可见于阴道炎、慢性盆腔炎等疾患。
易黄汤出自《傅青主女科》,其曰“妇人有带下而色黄者,宛如黄茶浓汁,其气腥秽,所谓黄带是也。夫黄带乃任脉之湿热也……法宜补任脉之虚,而清肾火之炎,则庶几矣……方用易黄汤”。任脉湿热,由下焦有热,津液化湿,湿热煎熬而成。黄带下为任脉湿热导致,与《妇科心法要诀》脾虚湿盛所致“色黄而淡者,宜六君子汤”的黄带下不同。
临证心得:黄带为脾虚湿浊不化,湿蕴化热,湿热下注,任脉失约,带脉不固而致。易黄汤可健脾化湿,清热止带。临床上所见病证如同青带,且青带、黄带常相兼出现,治疗时加减逍遥散与易黄汤临证可合并加减应用。本方敛涩之性较强,妇女月经将至或适来时,当慎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首页|论坛|会员|中医名方方证网 ( 鄂ICP 19025034号 )

GMT+8, 2025-5-23 04:35 , Processed in 0.35848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